考研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985、211存废之争折射中国大学改革之困

985、211存废之争折射中国大学改革之困

2014-12-02 02:12:27
查字典公务员网

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211工程、985工程,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舆论热议。虽然教育部已经回应了公众的一些关切,但关于这两个工程的存废之争依旧持续受到人们关注。专家认为,这折射出中国大学改革之路依旧困难重重,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依旧任重道远。

211工程、985工程分别是中国在上个世纪末先后提出的高校重点建设工程,前者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目前总共有112所高校进入211后者是在211范围内进一步甄选世界一流大学,仅有39所高校上榜985。

针对废除高校211、985工程的消息,教育部表示,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

有媒体报道称,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在出席2014年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研讨会时明确表示,今后,更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将会在支持范围、遴选条件等方面对地方高校一视同仁,破除985、211等身份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价。

然而,这样的表态并没有消减中国社会关于211、985工程的存废之争。有专家认为,从教育部的回应来看,不会很快废除,这很符合中国教育界的实际。高等教育仍然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但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明确的是,会朝着利于增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方向前进。

在中国,211、985工程高校拥有国家或者省级政府的专项资助,在办学资源上远远大于其他高校。

在学生就业上,很多中国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外国在华企业也要求必须具备211、985工程的学历背景。一些求职者虽然研究生学历来自211、985工程高校,但由于本科不在这个行列,也不能顺利取得求职资格。

吉林大学研究生刘强本科就读于非211、985工程学校,为了改变自己的血统,在读研究生时他特意选择了吉林大学。

刘强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学历层次,也进入全社会认可的名校行列,最终实现好的就业。

据了解,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之后的第三个国家战略性计划,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经于2012年启动。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部署2011计划时曾表示,这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这个计划实施下来,将不会有2011高校的概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遵循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尽快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对高校的学术能力、教育水平和办学绩效实施客观、公正的评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