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面试热点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分析:年轻人集体变“老”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分析:年轻人集体变“老”

2016-12-08 10:12:53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热点概述:

5月14日,《人民日报》文章《莫让青春染暮气》中提到,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该文章在人民网官方微博上一经转发,便引发大量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表示,80后表现的暮气沉沉,其实是成长环境、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共同造成的,唱老男孩、怀念小时候,其实是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青葱岁月。此外,甚至还有90后网友留言称,别说80后了,就连90后也越来越感觉到压力了!

二、面试题目预测:

5月14日,《人民日报》文章《莫让青春染暮气》中提到,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在网上引起网友的一片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三、查字典公务员解析:

80后一代染上暮气,有多重原因。比如艰难的生存压力、多重的精神压力。每年都是就业最难季,就业大军中既有90后,也不乏80后,工作难找,心力交瘁,愁眉不展,从这一方面对80后集体变老就不难理解。

找工作难、就业压力大、工资低、房价贵、社会太现实,从学校踏入生活,很多80后会开始一遍遍面临这些问题。因此,80后的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会感觉已经不能像以前上学时努力一把或认真一把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没有朝气便是平常的事,别说80后了,90后在如潮的蚁族、房奴、拼爹等热词轰炸下也已经深感压力了,自然也会叹老。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会使得年轻人和社会的幸福感降低,更严重的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消极、被动、悲观的色彩。

80后集体变老的缘由,我们不得不深究。一方面是物质层面压力非常巨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本身一进入社会就迅速沦落为社会的底层。我们忍受着高昂的房价,吃着无处不在的垃圾食品,喝着不洁净的水,呼吸着污浊的空气。

另一方面是精神压力也是倍感巨大。80后从小学到大学,忙着各种考试;毕业后忙着找工作和结婚;结婚后忙着生孩子养孩子;退休了还要给孩子看孩子...如此活着而已。年轻人们的生活更像是台机器。

同时,社会中的种种不公也极大的影响因素。就业升职等方面存在的社会不公,也容易摧毁80后的斗志。拼爹现在已不是个案,一个靠拼爹才能出头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社会。

激发80后年轻人的朝气,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理解,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越来越重要和有价值有意义。

第一,构建公平有序的社会秩序,上一代的资源优势,必须通过公平的渠道进行传递,必须给底层的人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做到这一点,就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拼爹流行,绝对会让其他年轻人变得心灰意冷、满腹怨气,甚至心生绝望和恨意。

第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定要形成良性循环。父母要减轻对于年轻人过多的要求,只要年轻人生活的幸福自由有价值意义即可,无需设置太多的框架,给年轻人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第三,媒体也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宣传更多平凡和有意义的生活,不要把太多的镁光灯放在成功人士面前。只有这样年轻人才能理性的看待社会,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