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河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按40年前标准补发工资有违公正

时政热点:按40年前标准补发工资有违公正

2015-12-04 10:12:48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按40年前标准补发工资有违公正。

虽然是40年前拖欠的工资,但今天的人们处理这一事件的态度与方式,隐含着现代社会的某种公正缺失:不是缺乏公正观念,而是认识到不公正依然选择这样做。

武汉某医院退休的高女士偶然发现,自己1975年至1977年被派往非洲工作期间,家人忘记去医院替她领工资了,事后医院也未通知她补领。她找到医院后,医院承认疏漏,但只愿依据当年标准补发30个月工资共2040元。上世纪70年代的2000元跟现在的2000元,差距太大,我无法接受,高女士的不满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拖欠40年的工资,如今只按照当年的标准补发,这种个案当属特例,但在今天崇尚公平正义的法治背景下,高女士的遭遇又不单是个人维权的事情,也折射出社会上依然缺乏对公平理念的守护。

按什么标准补发,不仅关系到高女士的合法权益,也凸显出用人单位秉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假设都肯定了市场主体的趋利本性;但无论是在我们的常识判断中,还是用法律专业知识做判断,这种刻舟求剑式的补发工资,都有违市场法治公平理念,更漠视了国家劳动法治所塑造的公正秩序。无论是按照银行利息进行补偿,还是参考如今的工资标准进行补发,都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协商。不过,医院抛弃最基本的公正考量,并不意味着医院坚信自身的行为正当。

令人深思的地方正在于此。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知道这种补发不公正,也能预料到一旦当事人成功进入司法救济渠道,如此补发标准也经不起法律推敲;但医院依然选择这么做,恐怕伤害的是社会公正的基石。由此,这虽然是一起完全私人的个案,却有其值得讨论的价值。

一叶知秋。虽然是40年前拖欠的工资,但今天的人们处理这一事件的态度与方式,隐含着现代社会的某种公正缺失:不是人们缺乏公正的观念,而是认识到明显不公正,但依然选择这样做。一个社会中,什么是公正,如何做到公正,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但我总相信,现今的社会里,即便传统被打破,法治尚未完全彰显,我们至少还拥有一些共同的善,拥有对公正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拥有对社会公正共同的敏感度。美国哈佛大学的桑德尔教授在其有关公正的公开课中,寻找一种有关公正的第三条进路:培养我们每个人的德性,作出我们应该做的、公正的选择。事实上,面对公正,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都影响着社会公正的实现。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