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2016-11-23 09:11:11
查字典公务员网

冲刺阶段,同学们需要多做模拟题,下面是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查看题目》》》中国教育史第十一章练习题)

第三篇 中国现代教育

第十一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实践

一、选择题

1.A 2.C 3.B 4.A 5.D (解析:战士须作平时看是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时期提出的)6.C 7.B 8.D 9.A 10.C

二、简答题

1.简述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青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的:

(一)对青年问题的分析

产生青年问题的原因有二方面:一是青年期是身心发生显著而重要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剧变化导致诸多身心问题;二是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

青年问题就是青年生活上所发生的困难或变态,主要有人生观、政治见解、求学、生活态度、职业、社交、家庭、经济、婚姻、生理、常识等方面的问题。

(二)全人生的指导

所谓全人生的指导,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以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所用。

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提出通过对人类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幸福的人生目的。主张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认为这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强调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

总之,杨贤江认为完满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第一,健康生活(体育生活):个人生活的资本。

第二,劳动生活(职业生活):维持生命和促进文明的要素,是幸福的源泉。

第三,公民生活(社会生活):懂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群而存在,要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第四,文化生活(学艺生活):可增添人生情趣,促进社会进步。

另外,他还提出具有正确生活态度的青年所应有的特征是:活动性、奋斗性、多趣性、认真性。

最后,他强调生活的宗旨是: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的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这就是杨贤江全人生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2.请解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答:毛泽东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既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

所谓民族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带有民族特性的教育。它不一概排除外国教育,也不全盘西化,而是取其精华,弃之糟粕。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而与新民主主义的内容相结合,即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所谓科学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统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对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既不一概否定,也不因循守旧,而是剔除封建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精华。

所谓大众的,是指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为全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教育,因而又是民主的。它把革命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互相区别和联系,把普及和提高互相区别和联系,是人民大众的有力武器,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3.简要介绍抗大的教育情况。

答: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所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是抗日根据地干部学校的典型。

(1)抗大概况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决定续办红军大学,1936年6月,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年1月改名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从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到抗大,总校先后办了8期,同时还办了12所抗大分校,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

(2)抗大的教育方针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1938年3月5日,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的题词,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激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所谓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战争的形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指生活上的艰苦朴素,工作中的刻苦勤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指掌握和运用游击战的方法,与侵略者展开人民战争的持久战。

(3)抗大的政治思想教育

抗大非常重视对学院进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的一门主要课程。同时,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也多种多样,首先,是学习理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其次,学习中共党内斗争的文件,提高党性意识;其三,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其四,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

(4)抗大学风

有关抗大的学风最重要的传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