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五十七期)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申论:明清园林终究不是私产
不考虑公益职能、公共属性,把自己等同于以逐利为唯一目的的市场主体,是一种迷失。
初识北京者,往往会惊讶于俯拾即是的文物资源。胡同深处,住户往来的四合院,垂花檐柱可循迹显赫的背景;寻常巷陌,车马喧腾的市场,精美砖雕可辨读历史的风烟。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部分园林古建保存状况堪忧,一些甚至遭蚕食成为饭馆。
的确,近代以来风云变迁,古都的老宅子、旧园林,权属关系复杂。或属国有,或归私人;或被单位占用,或成住宅杂院,不一而足。然而,对于不可移动文物,无论情况如何,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一个基本原则是不改变文物原状。
市场化浪潮之下,一些人不能以保护之心对待文物,反而将之过度资源化。对少数管理部门而言,文物成为他们随意用来牟取私人利益、部门利益的私产;一些幸运的私人所有者,更是在利益驱动下,寻找管理漏洞,汲汲于文物的变现。这一过程中,不破坏已属幸运,更遑论保护了。
如刘老根会所租用的晋翼会馆,搭罩棚、修山墙甚至挖泳池,是否还亭台依旧?那桐故居虽未列为文保单位,但这座有山可观水可听的院落变身饭馆,烟熏火燎之中,也难免雕梁画栋失色。不少性质明确的老牌文保单位,同样陷入争议中。故宫的建福宫办会所,激起极大波澜;承德的避暑山庄,会所也现身其中。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新规,禁止国有文保单位经营性活动背离其公共文化属性。实际上,即便并非国有文物,也传承着历史记忆、携载有文化基因,同样有公共属性。所以文物保护法才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改变用途需要报备。而那些国有的文物,更是典型的公共资源,理应为人们所共赏、共享、共保。
不仅仅是园林古建,还有一些如公共体育馆、公园之类的公共设施、公共资源,也穿上私的外衣,大打营利旗号。收取适当费用,用以管理、维护或提供更好的服务,原本未为不可。但如果不考虑公益职能、公共属性,把自己等同于以逐利为唯一目的的市场主体,同样是一种迷失。
文物保护法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对于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存,不管是作为文物严格保护,还是作为公共资源妥善开发,引入社会力量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即使是吸引社会投资搞商业开发的模式,也并非就与文物保护宗旨相悖。然而,藏宝于民甚至藏宝于商,更需加强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物,谁来管、如何管,我们仍未能很好地回答。如果不能明确属性、厘清权责,如果缺少完善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追责机制,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平台引入社会力量,那些紧锁于馆中、深埋于地下甚至隐迹于闹市的历史文物,可能就只能定格于模糊的老照片了。
故时池馆,旧日楼榭,都诉说着林徽因笔下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如若让鸟鸣蝉唱、影壁飞檐,终湮没于霓虹的闪耀、汽笛的喧嚣,我们将再听不到时代变迁的歌唱,只能在惭愧中默对后来者的指责与嘲笑。
面试
题目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党和政府工作要以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要点】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都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民生问题的强调与关注,体现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和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充分表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即一切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提高。但不可否认,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还存在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均、教育医疗费用高、住房困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党和政府的角度来说,改善民生,首先,要改革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方式,协调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老百姓只有手上可支配的活钱多了,才有信心和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其次,要大力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保障的覆盖面,使城乡居民都能得到惠及,特别要加快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坚持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上学贵、看病难的问题。
再次,改善民生还要求政府充分发挥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职能,促进就业、稳定物价,对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不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稳定。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作为政府工作人员,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题目二:你在开一个重要会议时接到通知说会场可能有急性传染病,大会封锁且不能出去。这时你又接到单位电话,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处理,要你马上回去,你怎么办?
【答案要点】
我在开一个重要会议的时候接到通知说会场可能有急性传染病,大会封锁不能回去,但是单位又要我立即回去处理一件很急的事,面对这个两难的居局面,我要保持平常心,根据当时具体的情况立即采取措施,具体来说,我会这么做:
第一,先立即打电话跟单位说明自己现在所处的境况,说明自己不能回去的原因,同时自己要立即和大会组织方商量,探查关于急性传染病的情况,并说明自己的情况,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先进行检查以排除传染的可能性。
第二,如果自己能够先进行传染病的排查,并排除疾病存在可能性的话,就立即回到单位处理问题。如果自己因为封锁的原因不能立即回到单位的话,要立即打电话通知单位,让单位派另外一个人代替自己去做,如果那个人不会做的话,可以通过电话授权并指导他。
第三,最坏的情况可能就是传染性疾病一时不能完成排查,而办事所需的重要文件或物品在自己身上或其他原因导致这件事只有自己才能做,这个时候就应该跟单位商量将这件事暂时缓一缓,同时自己耐心地等待封锁的结束,在封锁结束后立即回到单位处理事情。
总之,面对这种突发状况,自己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因为事态紧急而失了方寸,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如果实在是不能解决的话,则要勇敢地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吸取教训,事先制定针对突发状况的应急机制,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再出现因为自己不在而不能完成工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