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新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之大众传媒与社会

新闻学概论考研复习笔记之大众传媒与社会

2016-09-28 11:09:27
查字典公务员网

2017考研已经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对于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应将重点放在笔记与知识点干货上,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备考新闻传播学的考生准备了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全面复习笔记,同学们可以对照笔记复习啦~

第九章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媒介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联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介的生态环境。

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与改革力度 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方式

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执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二、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新闻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社会信息系统,这是媒介系统在总系统中的基本定位。它的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

几方面作用: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分三步:第一步,收集信息;第二步,制作信息;第三步,发布信息媒介对信息开发和利用的宗旨是:充分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媒介的一切运作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因此,传播信息是媒介最基本的职能。媒介的其他功能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媒介系统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的。这实际上是媒介系统存在的一个总目标。媒介可能对社会制度的局部形成冲击或提出疑问,但不可能公开对抗整个社会制度。

媒介系统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将其传播给大众。但是并非媒介的每一次新闻报道活动都直接体现主流意识形态。

大众传媒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必要工具之一。大众传媒也是促成社会变迁的力量。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理解:理解自我,理解社会导向:行动导向,互相导向娱乐:单独娱乐,社交娱乐 4、促进社会整合

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整合机制的关键。两个方面整合作用:一是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二是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总的看来,一方面,媒介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整个社会系统;另一方面,媒介作为社会总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于社会各系统的互动中,又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当代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开发与使用。媒介作为社会主要信息系统,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也更加深入了。

三、当代中国传媒业新的生态环境

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传媒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除了互联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的基础就是信息。信息传播最基本的问题是话语权的争夺。而在风险社会中,我们既要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帮助公众明确风险,预防风险,又要把握好度,防止制造新的风险。

  2、高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是历史分期意义上的,也不是某个具体社会和国家的历史阶段,而是对目前人类所处时代特征的形象描绘。也不是指具体发生的灾难,而仅仅是一个状态。

  中国处于高风险社会中,传统社会中的风险(自然灾害等)与现代社会产生的新风险(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在一起,形成共生高发期。

  传媒可以化解风险,但本身也可能是个风险源。(食品安全等案例)

  3、多元社会

  不同利益群体要维护他们自身利益,就要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这样就出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

  国家的基本国策、基本原则、基本指导思想是国本所在,是容不得挑战的。这就是国家的一元要求。我国的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以宣传党和国家的一元要求作为自己的责任所在。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政治

  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集中体现于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

  新闻体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媒介的所有制:国有制、私有制、公有制。新闻体制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媒介、政府以及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基本面貌是由政治体制决定的。

  微观上,政治活动渗透新闻传播:政治利用媒介进行宣传。政治活动对大众媒介的利用主要包括: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进行舆论导向。此外,一些非制度化的政治活动也有可能会对媒介产生影响,如政府官员个人与媒介的交往。

  综上,政治活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政界(主要是政府部门)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布新闻互动,是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新闻媒介已成为重要的中介机构,其作用:

  1、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权威是合法的权力,强制是非法的权力。大众传媒维护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主要手段是: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2、参与政治决策

  政治参与就是公民与公民团体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或公民团 体即非专业的政治从业者。

  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

  政治参与最主要、最直接的一个目的是参与政治决策。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沟通信息和影响舆论。

  大众传播的首要社会功能就是监测环境,但是媒介所反映的现实与客观环境之间总是存在着无法弥合的差距。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首先表现在:通过提供媒介对客观世界的报道,影响人们对客观环境的判断。两方面:媒介传播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人们对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

  3、塑造政治文化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塑造政治文化实行的。它不断阐述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澄清一个国家的政治目标,鼓励大众参政议政,唤起大众意识和政治热情。

  4、进行舆论监督

  自从直接民主为间接民主所取代,代议制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主要方式,权力的监督就显得格外重要。

  大众传媒在实施舆论监督是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如果失去公众的支持,大众传媒的监督作用就不再有效。

  但是大众传媒有能动性,它不只能反应舆论,还能影响、引导甚至制造舆论。某些时候,媒介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舆论力量。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经济

  一、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是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和运 作方式的三大决定因素。

  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四方面影响:

  1、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大众传媒基本只发挥单一的宣传功能。因为社会缺乏对信息的有效需求。

  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大众传媒的运行方式是以传者为中心。因为大众传媒基本依靠公费办报(台),依靠公费订报,无需操心生存问题。

  目前,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中国媒介当然不可能一切从受众需要出发。但已经在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过渡。

  3、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广告,二是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消费者。 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力量

  通讯、交通等,尤其是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大众传媒是依赖城镇而生。

  二、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首先表现为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 主要以刊载经济新闻的形式实现。解释性报道也有此作用。

  2、同时表现为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其他偏差。

  3、还表现为: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满足消费需求。

  商业广告可以增加商品销售量,促进集约化生产,最终使得生产成本降低而消费者得益;创造更多的投资就业机会;鼓励社会成员为获得更多商品和服务而努力工作。

  4、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其本身就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本国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大批的就业机会。

  第四节 大众传媒与文化

  一个社会体系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信赖于共享的价值。文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社会 的规范秩序合法化。

  一、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相对成熟的价值走向构成人们的意识中心,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确定每个人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

  主流价值观是出于支配地位的一种价值观,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反映出一个国家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

  在世界各国,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柱,是社会的共识。主流媒体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支柱还在于媒体的影响过程和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十分默契。大众传媒对手中的影响是长期的、默契的。

  在中国,主流媒体除了具有共有的持续长久、覆盖面广的性能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

  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1、首先,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无差别的大众,大众传媒拓展了传播的范围,并且完全冲破了传播领域内的垄断局面,废除了传播活动中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

  2、其次,大众传媒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大众文化从内容上讲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且短暂消费,追求快速更迭,不讲究经典性。大众文化的生命力和活跃性主要表现在不断变换花样,求新求变。内容基本特征为易于普及,及时消费。这也是大众传媒的特点。

  3、再次,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是大众传媒的所强

  三、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1、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大众传媒决定了大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面貌。无孔不入,受众并没有很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实际情形是,虽然大众有很多机会接触到传统高级文化,但他们被大众文化消费耗尽了空闲时间,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这种机会。大众文化传播的极度自由,导致了大众在接触其他形式文化方面的不自由。大众传媒的特征使得它成为大众最容易接触又最为廉价的媒介,这使得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介入大众的选择自由。

  2、其次,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传统文化包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超越现实,给人提供一个理想型目标。因此传统文化必须包含不与现实社会秩序妥协的异端因素。文化的这种否定性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乃至消失了。这种对高级文化中异端因素的消除,并不是以大众文化的内容代替高级文化的内容来实现的,而是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手段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

  马尔库塞: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同化证明着理想已经堕落的程度,它从灵魂、精神或内在的人的崇高领域堕落下来,转化为操作的术语和问题。

  3、再次,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需要和欲求。需要是由人类的生物本能派生出来的,它是人类延续自我生存所必需的。欲求从生理层面进入了心理层面,因而是永无止境的。

  欲求和需要的最大区别是它的不确定性和无节制。人在某一时期的需求是变幻不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参照系。大众传媒因此规定者人们的欲求。

  如商业广告的变质:从便于消费者购买商品到推销形象。

  马尔库塞:虚假欲求:大众媒介的巨大影响力足以将这些制作出来的欲求瞬间成为社会欲求,个人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不至于沦为时代的落伍者,就得将这外界的强制性的欲求当作自我的个人欲求,真正的个人欲求反而被遗忘了。

  4、最后,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由于传播媒介在技术、规模、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传播地位不相等,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有意无意地控制或极大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活。

  文化霸权的形成,除了一部分有意识的宣传外,有很多是处于无意识状态,其中最大的驱动力是商业原则。发达国家不但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文化制品,还同时输出硬件,即与大众媒介传播相关的技术与机械系统,并由此附带操纵者即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这样就在输出西方传播技术的同时也输出了西方的传播观念。

  许多国家采取了对外国文化传播作某些方面的限制。

  第五节 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软实力:软实力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

  传媒业无疑处于软实力的核心地位。 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塑造国家形象

  这是新闻传媒对外报道中最重要也是最长期的目标。

  一国的国家形象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该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作用等,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一国国家形象的好坏与传媒的长期报道作用于人们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有很大的关系。

  各国一方面下大力气加强本国的对外传播,一方面又都呼吁他国传媒能客观、公正、 全面地报道本国社会情况。

  二、影响对外政策

  新闻媒介不仅是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常常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代言人。

  三、影响吸引外资

  四、影响对外贸易

  勤奋是成功的可靠保证,在考研这条路上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要放弃;不到最后胜利,永远不要掉以轻心。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新闻学概论全面复习笔记

  2017考研冲刺外国新闻史疯狂背诵核心考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