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

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

2017-01-24 02:01:07
查字典公务员网

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1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

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12017天津选调生考试笔试培训课程

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12017选调生考试交流群:485745907

【导语】选调生公共基础是部分省份选调生考试的内容,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网提供大量的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考情分析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变法,也历史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考察的角度比较固定,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王安石变法的的影响及失败的原因等角度进行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全面进行掌握。

鉴于王安石变法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历次考试中针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也比较多样,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等等,都有涉及,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重点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二、知识点呈现

1.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

(2)农民的反抗斗争频发。

(3)冗官、冗兵、冗费。

(4)辽、西夏的威胁。

2.内容

(1)时间和人物:1069年,宋神宗、王安石。

(2)内容

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2 公共基础文化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3

3.评价

(1)失败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②变法在推行中存在缺陷,执行过程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③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2)意义

王安石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变法的实质是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通过变法,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但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三、经典例题

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答案】D。解析:王安石变法期间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当时的人的守旧心理。这句话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

在王安石变法中,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这一措施是( )。

A.青苗法 B.置将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

【答案】A。解析: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这项措施本是为了抑制兼并,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救济百姓,但实际执行却出现偏差。故选A。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内容

财政经济方面: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军政方面:置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设置军器监;

教育方面:编纂和颁行《三经新义》,改革科举,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整顿学校。(5分)

(2)失败的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

②变法在推行中存在缺陷,执行过程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③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