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三支一扶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2017甘肃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政治理论重难点分析

2017甘肃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政治理论重难点分析

2017-04-05 09:04:06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三支一扶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点很多,且内容方面也很多,其中政治类常识是常考内容。查字典公务员三支一扶考试网为考生们汇总了公共基础知识之政治常识复习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助力考生顺利三支一扶考试。温馨提示:想获取更多三支备考资料,了解更多三支考试资讯,找到更多三支志同好友,获得更多三支课程,请点击下方加群:

全国三支群:372660861 甘肃三支群:389488984 陕西三支群:333845353 安徽三支群:333278408
山东三支群:347636760 吉林三支群:188632387 河南三支群:369584825 江西三支群:30761098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必备考点】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真题回顾】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作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这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答案】C。解析:题目强调的是人脑和意识的关系。A和B的说法错误,应该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而不是分泌物或者源泉。但是题目主要意思是意识和人脑的直接联系,而不是意识活动的问题,所以D不符,故本题答案是C。

【必备考点】

作为哲学范畴的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表现。

联系的特征

1.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两重含义:

(1)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的。

2.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4.条件性是指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

5.系统性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可构成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真题回顾】

习近平主席曾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的发言中指出: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历程一再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习主席的话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质量互变原理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

D.事物是普通联系的原理

【答案】D。解析: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的大意是一个人托举就难以举起,一群人走路就容易走的快,这句古话强调的是我们不能脱离了与世界的联系,孤立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故本题答案为D。

【必备考点】

质变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量变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事物的量变形式基本可分为两种:质量互变规律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真题回顾】

古人曰:水飞石之钻,渐摩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 )的辩证关系。

A .量变与质变 B.肯定与否定 C.运动与静止 D.时间与空间

【答案】A。解析:题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泰山上流下来的水能穿透岩石,很细的绳索能磨断树干,水并不是钻石头的钻,绳索也不是锯木头的锯,但是一点一点摩擦,就使得石穿木断了。这告诉人们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考查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故本题答案为A。

【必备考点】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主体能动的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2)实践的特征: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指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和结果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自觉能动性---实践的自觉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力量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的;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

【真题回顾】

蜘蛛织网,蜜蜂筑巢,都是很精致的活动,但这不是实践,因为它们的活动不符合( )。

A.实践的客观性原理 B.实践是社会性活动的原理

C.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活动 D.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原理

【答案】C。解析: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是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人的实践都是在一定意识、目的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坚持实践的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与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划清界限。故本题答案为C。

【必备考点】

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内因是指某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内部矛盾。

外因是指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是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二者的区别: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②二者的联系: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真题回顾】

十三五规划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体现的哲理是( )。

A.要重视外因的作用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重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要重视外因用过内因而起的作用

【答案】C。解析:机遇是外因,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抓住它,才能迎接挑战!反之,即使自己主观很积极,若缺乏客观条件的话事情也是办不成,因此需要等机遇。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主观希望它出现就会出现,所以它并不是外因通过内因作用的体现,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必备考点】

价值规律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唯一表现形式。

【真题回顾】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在市场上最常见的表现是议价,即买卖双方之间讨价还价的价格谈判不断上演。这表明,商品的价格( C)

A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B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

C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

D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时间决定的

【答案】C。解析: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原因,是受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不确定的影响,价格对供求不确定性进行进行反映。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本题答案为C。

【必备考点】

劳动力商品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通过具体劳动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资本家会延长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使雇佣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即有一个剩余额。这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也称作价值增殖过程。

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真题回顾】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里,资产者付给他雇佣的员工的工资在本质上是( )。

A.员工劳动的价值 B.员工全部劳动的报酬

C.员工劳动的价格 D.员工出卖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工资:其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一段时间后,资本家支付给工人一定数量的工资。实质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并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这是因为:①如果劳动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卖,它必须在出卖以前就已存在。可是,当工人与资本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时,存在的是劳动力,而当劳动过程开始时,劳动已经不再属于工人,也就不能把它当作自己的商品出卖了。②如果说劳动是商品,也有价值,那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劳动的凝结,劳动的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这是一种同义反复。③如果作为商品出卖的是劳动,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应该是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这样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剩余价值,从而否定了剩余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等价交换,那就否定了价值规律。可见,说买卖的是劳动,说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讲不通的。马克思说: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故答案选 D。

【必备考点】

剩余价值率

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由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变动的结果,因此要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抽去不变资本,只考察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

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价值 c+v,c+v 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或生产成本,用k表示,即k=c+v。由于商品价值中的c+v转化为成本价格k,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W=k+m。

(2)利润

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但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归结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做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即资本家所垫付资本的产物。

当不把剩余价值看做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如果用p表示利润,则商品价值的公式就从W=c+v+m=k+m,进一步变为W=k+p。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但在现象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利润率

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就叫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用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p=m/C。

【真题回顾】

下列观点中,对利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和联系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剩余价值率是基础,利率是他的转化形式

B.两者在量上完全一致

C.利率般会小于剩余价值率

D.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的剥削程度,利率反映资本的增值程度

【答案】B。解析: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用同一个剩余价值所计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 m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p=m/c+v。这说明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A 说法正确;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1)二者在量上的差别。B说法错误;由于 c+vv,所以利润率必然小于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就掩盖了剥削程度。C说法正确;(2)二者在质上的区别。剩余价值率 m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p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D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B。

三、毛泽东思想

【必备考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渊源

3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真题回顾】

几位同学在评论毛泽东思想时发生了争执,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C.是确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D.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艰苦奋斗

【答案】D。解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必备考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

1民族平等,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

2民族团结,时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3民族区域自治,时中国接军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5少数民族文化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6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真题回顾】

( )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融合

C.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

【答案】A。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已被我国宪法确认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故本题答案为A。

【必备考点】

党的十三大科学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修改党章,将和谐加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后,形成了以下基本路线的表述: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又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真题回顾】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 )。

A.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解析: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故本题答案为B。

【必备考点】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真题回顾】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

A.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B.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D.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答案】C。解析:A项说法错误,发展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B、D观点均不是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故本题答案为C。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