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试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学考试 >执业中药师 >备考资料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之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之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2016-06-23 10:06:19
查字典公务员网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预计为10月17日、18日举行。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生备战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国医考网小编整理了中药学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顺利!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整体概念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另外: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如以功能与物质相对而言,则功能属于阳,物质属于阴。

3、在病理方面的应用(此内容为本章第九节的内容)

无论疾病的病理变化如何复杂,都不外乎阴阳失调,主要表现为偏胜偏衰。

(1)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即阴胜、阳胜,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胜则热,实热:一般是指阳邪致病,是阳的绝对亢盛,阳偏胜必然要导致伤阴。

阴胜则寒,实寒:一般是指阴邪致病,是阴的绝对偏盛,阴偏胜必然要导致阳衰。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虚则寒,虚寒:是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

阴虚则热,虚热:是人体的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则阳相对的偏亢而出现热象。

(3)阴阳俱损

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

阳损及阴: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

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还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即指此而言。

4、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1)色泽上:鲜明为阳,晦暗为阴。(比如黄疸病)

(2)声高为阳,声低为阴

(3)脉象:寸为阳,尺为阴;数为阳,迟为阴;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5、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胜:损其有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虚热证: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阳病治阴(要点:治谁谁虚)。

阳虚则寒,虚寒证: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内经》称这种治疗原则为阴病治阳

2.归纳药物的性能

小编推荐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整体概念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

微信手机扫一扫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之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