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试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学考试 >执业中药师 >备考资料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

2016-06-23 10:06:10
查字典公务员网

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预计为10月17日、18日举行。为了帮助广大的考生备战2016年执业药师考试,中国医考网小编整理了中药学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顺利!

1、症、证、病的概念

症:症状,疾病的外在表现。例如:发热、恶寒等。

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例如:感冒

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例如: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举例:

(1)患者患感冒,其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属于风寒表证。

(2)患者患感冒,其症见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咽喉肿痛,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其证属风热表证。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病人的资料、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称为论治。

(2)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中医临床治病,不但着眼于病的异同,更重要的是着眼于证的区别。证同治同,证异治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证候不同,治疗方法不同。例如: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双黄连)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治法相同。

例如:子宫脱垂、胃下垂补中益气升提的方法。

小编推荐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节阴阳学说之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五行学说之五行学说的含义

微信手机扫一扫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辩证论治1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