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2014-03-13 09:03:45
查字典公务员网

我国的国家机构:

1.国家机构和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

②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依据。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家机构的设置会随着国家职能的改变而调整。

核心提示:可以用该原理说明我国国家机构的调整等问题;国家机构的活动是国家职能的体现而不是党的领导,但是我国国家机构要坚持党的领导。

2.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①国家主席不单独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而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职权:颁布法律权、发布命令权、任免权、荣誉授予权、外交权。

(3)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①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议的有关行政工作部分。

②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同时领导各部、各委员会、各直属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4)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机关体系。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5)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6)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3.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其基本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一方面,政府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另一方面,政府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提供公共服务。例如,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等等。

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①必要性: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②怎样做到: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的权力:依法行政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这就是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①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②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4)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①必要性: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②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③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5)政府的权威:来源及树立

(1)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

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的权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会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声望;有权威的政府必定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权威的政府对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促进作用。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

(2)政府权威的树立

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

政府树立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切实履行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能,树立起高效、廉洁和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④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他们应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4.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民主意识)

(2)对人民负责原则(树立公仆意识)

(3)依法治国原则(树立法治观念)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②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存在的依据,也是其行使权力的依据。

⑤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时对司法机关的最基本要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