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中医 >中医诊断学: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中医诊断学: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015-06-10 11:06:26
查字典公务员网

查字典公务员医疗卫生人才网为考生提供中医诊断学: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望神,①既指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外征,②又指精神意识情志活动的状态,是神气与神志的综合判断。望神就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

1.得神(又称有神)

临床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表现,或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2.少神(又称神气不足)

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临床意义:提示精气不足,机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

3.失神(又称无神)

(1)精亏神衰而失神:

临床表现为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骨枯肉脱,形体赢瘦。临床意义: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2)邪盛神乱而失神:

临床表现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卒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临床意义: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4.假神

临床表现: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颧泛红如妆;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神识似清,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等。临床意义:因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