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累并快乐着――带着乐观主义精神努力工作

累并快乐着――带着乐观主义精神努力工作

2015-01-24 02:01:44
查字典公务员网

语言这东西,有种神奇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

比如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形象又深刻,引来百姓一阵叫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简洁到位,生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来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他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来描述亚太共同的发展未来,用虚谈废务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累并快乐着带着乐观主义精神努力工作

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

2013年3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的讲话

1995年,齐秦发行专辑《痛并快乐着》,风靡华语乐坛。此后,诸如工作并快乐着、辛苦并快乐着等词开始流行。中央电视台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播出后,一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由此演绎出各类去哪儿了,成为社会热词。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在会见中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谈及此次访俄之旅以及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的问题时,习近平说:我不是痛并快乐着,是累并快乐着。习近平幽默地借用和改造了一个当今社会流行语,以此表达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

时间是最不偏私的,无论对谁,它都严格地给予一天24小时的平等待遇。如何利用好时间,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公开的报道中,国人能够了解到,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的时间都去哪儿了。领导人每天的安排,犹如切换频道,每一个频道都不能出错。领导人出访的行程,一般也是被严格地安排好的,一件事情接连一件事情,中间少有空闲时间,即便有,领导人也必须认真准备和思考下一个行程中自己需要展现的内容。领导人和普通民众的区别在于,他具有代表国家形象的符号意义,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必须符合国人的期待和要求。背负着这些责任和使命,领导人做起来可一点也不轻松。正如习近平自己所说,他是累并快乐着。

习近平言说自己累并快乐着,一方面,直截了当、非常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辛苦,一点不加掩饰;另一方面,他又告诉大家,自己是快乐的,他竭尽全力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后的感慨;夙夜在公,为民服务,这是他就职之后对人民的承诺。一句累并快乐着,是习近平在践行实干兴邦的诺言,更是他对执政为民的完美诠释。这句话既体现了他对待工作、生活的乐观和幽默,也体现了他对待事业的执著和忠诚。

作为一位领导,不管什么级别、什么职务、在什么地域工作,其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累,是工作状态的外在体现,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全身心付出辛劳,才能真正践行自己的职责。快乐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理念和意愿。领导人也是人,对待超负荷的工作量,从生理层面上来说,累是必然的;然而,从心理层面上说,从中之所以能体验出快乐,是因为自己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自己的真挚感情融入到了执政为民的治国理政之中。只有怀揣着对人民的忠诚、热爱,才能在人民群众意愿实现的时候,感到无比欣慰。累,是使命使然,快乐则是为民服务之后的欣慰感和幸福感。

当今社会,朋友相见时的问候语,从原来的吃了吗已经慢慢转变成了忙啥呢。许多人被问及最近忙不忙的问题时,都会表示自己很忙。忙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一个常态,而忙的结果,便是累,便是辛苦。于是,有些人便会因此而变得浮躁,变得戾气十足,变得没有耐心。其实,累只是一个表面结果,重要的是,要看我们为何而累。为你所爱的人付出辛苦,即便累了,也是幸福;为你所忠诚的事业付出努力,即便累了,也是光荣!习近平言语间透露出来的乐观主义精神,给中国社会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