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阶段史纲复习要注意“态度为先,方法次之”
查字典公务员网
在暑期阶段,我们学习《史纲》这门课从宏观策略方面讲要做到:态度为先、方法次之,具体内容如下:
一、态度为先
对待《史纲》的态度有四个:不要掉以轻心、不必深入研究、多突出党的成绩、保持阳光心态
第一,不能掉以轻心:这是由近年来考研真题的的命题特征和风格决定的,同学们对《史纲》很多抱有轻视的态度,认为它不就是考考课本上的那点知识,其实不然最近五年《史纲》的考题越来越具有以下特征:(一)识记性的难度逐年加大,更侧重于考查细节性的知识点或是几个相关知识点的综合把握;(二)理解性的比重逐年增加,理解性的对考生的要求较大,需要我们对知识点有一个深刻的把握;(三)细节性,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或是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四)综合性,本章的或跨章的几个相关知识点的考察,要求同学们的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五)题干和选项设置更具迷惑性,并且更加隐晦,需要进一步解读。这就需要我们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我们的学习更具压力,我会更多追求授课的精准化,让同学知晓考点,知晓出题方向,不让同学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不必深入研究:我们要明确学习这门课不需要抱着搞学术、做学问的心态刻苦钻研,首先我们时间和精力不允许,如果真的喜欢历史可以在考上研究生之后,再去跟着导师深入钻研,在历史上做出点成绩,其次,考查的目的,这一门作为考研公共课,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大家历史知识或是学术素养;最后,从内容上看《史纲》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近现代这段历史说明我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从近代以来,各个阶级已经尝试过了,并且也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胜利,并且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多突出党的成绩:这一点是比较实际又比较重要的,大家要明白《史纲》的分析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考的知识点比较集中,几乎每年集中在那几个点上,就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时对我党取得的成绩有详尽的认识。
最后,大家要保持阳光心态:
(1)不仅是在答题时基本倾向,尽量多说成绩,大的历史错误不要摆到桌面上,即便是谈错误那也不是主要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解决方案,
(2)在平时复习时,要保持一个阳光的心态,自己复习累了的时候,想想党,想想红军,等成功了,再可劲的得瑟,可劲的吹。
二、方法次之
其实在前面讲态度的时候,已经给大家带到了非常多学习方法,我们的学习方法呢也是通过史纲这门课的特征和它的命题风格来得出的,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第一,历史书的编排都是以时间为坐标轴的对吧,所以我们就要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自己的逻辑框架就像刚才我讲的那样,然后再把知识点填补上去。
第二,由于现在更加具有综合性,就需要我们形成一个一个的专题,如各阶级探索,毛泽东著作,重要会议,土改政策,等等;这样同学在做选择题和分析题时就更加轻松;
第三,抓住重点,重点,知道哪些是重点,考点,以及它会从哪个角度出题;
第四,以真题为媒介,把基础知识转化成做题能力。
老师:
一,帮助大家梳理逻辑框架;
二,总结专题
三,结合内容讲真题,通过真题讲解让大家了解哪些是重点,那些事非重点,以及重点知识的出题方向和命题风格。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老师授课思路和考研对自己的能力要求,有了一个大致的影响,大家在暑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