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成果:新起点新愿景

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成果:新起点新愿景

2015-11-27 02:11:17
查字典公务员网
新起点 新领域 新愿景

解读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成果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谭晶晶、李汶羲、伍岳)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24日至25日在苏州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在太湖畔再度聚首,就加强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农业、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进行顶层设计,为未来5年合作规划新蓝图。会议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两份重要文件,取得丰硕成果。

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将成为16+1合作进程中一个新里程碑,为中欧关系整体发展注入新能量。

新起点

近来,中国外交的欧洲季高潮迭起。继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相继访华之后,中欧关系又上演一出大戏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苏州举行。

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机制启动以来,中国-中东欧合作突飞猛进,引起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中国与中东欧16国经贸投资合作硕果累累。2014年,双方贸易额突破600亿美元大关。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等国的高速公路,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跨多瑙河大桥,波黑火电站一大批基建和能源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一批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探讨中,比如连接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的匈塞铁路和中欧陆海快线等。在16国处处开花的孔子学院和旅游年等人文交流项目让彼此的感情日益加深。

3年来,16+1合作好比一列高速列车,从华沙到布加勒斯特,从贝尔格莱德到苏州,不断加速。这列动车组能够走到今天,关键在于每节车厢都能提供动力,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使我们的合作行稳致远。李克强总理在会晤中说。

中国是16+1合作的倡导国,此次苏州会晤是16+1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国首次作为东道主举办该会议。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孔田平认为,此次会晤有几个首次值得关注:这是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首次在首都之外的城市举办;来自希腊、奥地利、欧盟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代表作为观察员首次与会;会议首次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

首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描绘了未来5年合作发展蓝图,与正在制定中的中国十三五规划相契合,有助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分享彼此发展机遇。

中国与中东欧16国之间仿佛架起了一座十七孔桥,16+1合作平台亦从初期的探索阶段,进入承前启后的新时期。法国《欧洲时报》25日撰文指出。

新领域

会晤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包括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的1+6合作框架。

一个目标指的是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六大重点包括落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前进路线图;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好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打造产能合作新样板,探讨依托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及黑海港口的三海港区合作创新投融资合作方式,探讨设立16+1金融公司;以农业等领域为突破口,促进贸易投资双增长;扩大人文社会交流,建议将2016年定为16+1人文交流年。

总理提出的重点领域很有针对性。中东欧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有发展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金融危机后,西欧资本陆续撤出中东欧市场,造成中东欧发展资金短缺。中国与中东欧开展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有助于推动中国的高铁、港口、核电等优质产能走出去。社科院欧洲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说。

专家认为,融资问题是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短板,总理倡议筹建16+1金融公司是对中东欧国家融资需求的积极回应,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方便双方企业相互投资。

中东欧,一座连接西方与东方的桥梁,位于一带一路倡议同欧洲投资计划的对接区,是亚欧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在一带一路60多个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约四分之一。中东欧国家期待向东发展,中国正在向西开放,双方战略上的契合为接下来的合作共赢打下坚实基础。

16+1合作与一带一路战略相互契合。这种战略对接已经是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产能、交通、基础建设、金融等领域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

新愿景

回顾过往,中东欧曾承载一代中国人的红色记忆。如今,现实的需求使中国与中东欧的联系更为紧密。

中东欧国家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阵地,也是扩大与欧盟经贸合作的新平台。中东欧市场与西欧市场高度一体化,能成为中国商品和资金进入欧盟的一个重要通道。

崔洪建表示,苏州会晤让中东欧国家领导人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呈现出的活力,此次发表的两大文件使双方合作更具有规划性和可持续性。

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的引领下,特别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合作潜力巨大。孔田平说。

对于未来合作,中东欧国家充满期待。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会执行主任盖莱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东欧国家期待此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能加快双方在经济方面,特别是农业和食品工业方面的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高铁外交成为此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亮点之一。在24日的会晤上,李克强以高速列车妙喻16+1合作。在与爱沙尼亚总理罗伊瓦斯会谈之后,李克强当即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叫到身边,要求迅速与泛波罗的海铁路联盟对接,加快推进波罗的海高铁项目建设。25日,李克强向中东欧16国领导人发出邀请:共同乘坐既舒适又安全的中国高铁。

从苏州北站到上海虹桥站,百公里的路程,20多分钟的车程,这段美好旅程的寓意不言自明:高铁等基础设施合作必将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搭建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贸易往来、人员交往的彩虹桥。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16+1合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各方应齐心协力,织就中国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锦绣画卷。

关注查字典公务员,了解更多国考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