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查字典公务员网
事件概述:
借美食滋味传人生百味的《舌尖上的中国2》,首集创下1500万人次的收视纪录;以竞赛形式展四字格唯美语境的《中国成语大会》,初赛吸引3万人报名2014年的春天,中国的荧屏文化频现传统之美。
尽管是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与第一季相比,更侧重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希望透过美食,去描绘当代中国人在时代变迁下的悲欢离合。
作为浙江卫视纪录片高级编辑,夏燕平告诉记者,在《舌尖》中,食物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好吃。除了好吃以外,重要的是知道这个食材生长、采集、制作的过程这个有人参与的过程。
夏燕平告诉记者,通过拍摄《舌尖上的中国》,体会到美食是回报那些勤劳的人们的。因此,在第一集《脚步》播出后,人们不仅记住了垂涎欲滴的三门特色小海鲜,更记住了靠海为生台州渔民杨世橹夫妇。
眼下与《舌尖2》在中央电视台同步播出的,还有去年曾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的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
作为中国独有的语言现象,成语四字成章、高度浓缩、古今同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此,总导演关正文说,《中国成语大会》的主力队员都是年轻人,他们凭借对成语的精妙解读与稔熟运用一路过关斩将。在节目中揭示成语的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展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仪态与风姿,让古老的成语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汉语承载着国人的共同文化密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黏合剂不仅提升了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消弭社会裂痕,形成牢固纽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
文明的纽带不仅仅是汉字与成语,在〈舌尖〉总导演陈晓卿看来,饮食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
作为纪录片创作者,夏燕平也在思考,进入影像阅读时代,如何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融进影像。电视纪录片,是影像阅读时代的善本。近两年,中国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纪录片有一大波优秀的作品出现。让我们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更是对精神品质的培养。
模拟题
调查显示:《舌尖上的中国2》首集创下1500万人次的收视纪录;《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初赛就吸引3万人报名,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目前的电视节目韩剧流行,美剧流行,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普遍存在着喜欢和崇拜外国文化,不了解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饮食文化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中国成语大全》展现了中国成语的独特魅力,这两类节目都是能反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该类节目热播,是中国普通民众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喜欢情感的自然反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
近年来,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年人忽视和不了解传统文化,可归纳为以下原因:
一是现代社会压力很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就迎合年轻人的需求。过多播放韩剧、美剧及流行娱乐节目,很少播放反应中国传统文化类的节目,而民众的业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这就使得中国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缺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很多人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代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又导致了很多的不文明现象。
三是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片面追求招商引资等短期利益,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向效应,从而导致对民众的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与引导。
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变这一现状,引导大众更多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一是目前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朋友对传统文化是存在着想了解的心理的,所以电视台是电视台等媒体要主动承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多制作多播放〈舍尖上的中国〉〈中国成语大全〉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
二是家长也要明白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情感交流的积极作用,类似〈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不但能开阔孩子的视野,还能增加孩子们的知识面,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感。〈成语大全〉节目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其讲述的小故事往往能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多看反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及各类书籍。
三是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类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学校课堂里可以增加带有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中学语文课或历史课中增加相应内容;大学也可以增加〈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历史名人〉〈中国传统节日由来〉等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或网上课堂的方式作为选修课,同时培养传播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才。
第四,政府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街道、广场、社区等民众经常去的地方通过宣传工作栏、展板、大屏幕投影等方式宣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