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湖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公务员辅导之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公务员辅导之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2011-11-23 11:11:55
查字典公务员网

2005年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在2005年7月1日签署的《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方面的独特价值与贡献,《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特地采访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谐世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和建设目标研究的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宋秀琚副教授。

1 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战略的?

宋秀琚: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但也招致了种种猜疑。在西方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思想模式作祟下,某些国家和势力在中国发展的全球目标上大做文章。他们捏造事实,大肆鼓吹发展强大了的中国不仅会对西方国家发起挑战,而且会动摇既存的国际体系,进而引发国际政治大地震。这些言论虽然荒谬,但确也点出了我们还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中国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道路的目标是什么。在21世纪之初,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宣布,中国全球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从而解决了这一紧迫问题。至此,中国的全球战略体系初步形成: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为基础,通过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最终达到和谐世界的目标;基础道路目标构成了中国全球战略的基本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一战略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意义?

宋秀琚:中国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智力贡献。同时,它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和平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之一,但在冷战结束之前,这种和平性质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更没能在实践中加以切实推行。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才得以彰显,并贯穿于中国内政外交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重大理论问题。

2 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基础坚实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一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何在?

宋秀琚: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基础是坚实的。这种坚实性扎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所增强,并以中国特有的和合优秀文化传统表述出来,最终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联动中与时俱进,凝聚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早在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在探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也指出,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这就明确地将和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质之一。

新中国60余年的外交实践表明,中国不仅坚持了和平性质,而且还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即:和平不仅仅是一种相安无事的共处状态,还是人类携手共同发展,不断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过程;世界和平是一个整体,实现和平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和平是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环境等诸多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相互作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平不排除矛盾,和平就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的过程;和平、和谐是一种理念,理应成为国际社会追求的共同价值目标和生活态度。

3 和谐世界理念主导中国的外交与全球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具体道路是什么?

宋秀琚: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道路是坚定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有其内在规定性和必然性,也是中国摒弃了现实主义的大国战争崛起模式,将相对和平的大国制度崛起模式和大国建构崛起模式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塑造成中国和平崛起模式的自主选择。西方某些势力别有用心地将台湾问题与和平发展道路联系起来,认为中国如果不放弃以武力统一台湾的主权权利,就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策相悖。这其实是图谋扰乱、牵制中国发展的惯用伎俩。中国坚定认为:第一,和平发展道路是和平与发展辩证统一的道路。和平与发展互为因果,无原则的和平不仅不能推动国家发展,而且还会危害已经取得的发展利益。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必须坚决维护。这就是我们坚持和平的原则立场。第二,中国目前的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不全面不彻底的,而且外部的结构性威胁通过台湾这个前哨阵地可以持续威胁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因此,中国只有在实现了国家的最终统一之后,才能谈得上真正地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而且中国的和平发展也只有在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之后,才具有持续性和世界意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互为条件,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还应考量哪些战略因素?

宋秀琚: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是坚定的。这种坚定性既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及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道路,又得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等的保障。经过6年的初步探索,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路径:一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维在于过程与目标的统一。只求结果不注重过程的唯目的论和只注重过程不求结果的无的放矢都是极端错误的。二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重点在于构建和谐国际制度。和谐世界是依据国际制度治理的世界。目前,国际制度体系仍存在相互冲突和互不包容的地方,有些制度甚至催生、维护着新的不和谐因素。和谐的国际制度是各个层次、各种类型、各种样式的国际制度之间的相互融洽、相互协调、相互兼容、相互贯通,是能适应和自觉推动国际形势发展而自我扬弃的国际制度体系,可以不断地催生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推动国际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因此,推动建设和谐国际制度,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关键所在。三是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步骤是由内而外,由易到难。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两个和谐建设的着力点虽有主有次,但构建和谐社会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同步进行、互为倚重的。在国际社会,中国首先与条件基本具备的地区和国家协同建设和谐双边关系及和谐地区,并渐次将和谐世界理念及行动推广于其他地区。目前,和谐世界理念已经主导了中国外交及其全球战略,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行动之年,也会是大有收获之年。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