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3万滚成70万”拷问大学生自制

时政热点:“3万滚成70万”拷问大学生自制

2015-12-11 10:12:38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3万滚成70万”拷问大学生自制。

这段时间,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大二学生柳晨(化名),待在赤壁的家里忐忑不安。再过20多天就要期末考试了,他却不敢回到学校。(12月10日荆楚网)

19岁的大二学生柳晨一时冲动之下,向网络贷款平台分期付款买了一个手机,后期无力偿还贷款之下,竟然拆东墙补西墙,向多个贷款平台贷款。导致利滚利,最终竟然还款金额竟然高达70万元。

毋庸置疑,大学生是特殊群体,他们是法律上的完全责任人,也因其在经济上能未能当家做主,不算是社会人。年轻的心,热衷时尚潮流,对电子产品趋之若鹜却囊中羞涩。从牙缝中省出,从兼职里拼凑,也难以负担对他们来说尚属奢侈品的物件。

一些不良贷款公司正是看准这一点,针对性的推出了极具诱惑力的贷款模式:无抵押,无担保,小额分期付款,分分钟可办理等服务。各色鲜花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柄看不见的利刃:高额利息和非法催款。也就是说,一旦哪天还不上,恶性循环便开启了。接下来的就是更高的还款金额和挥之不去的骚扰:恫吓,威胁,甚至人身攻击。

近年来,大学生深陷高利贷泥潭的新闻屡见报端。大学生小柳说,是上当了。诚然,高利贷固然是非法的,不过,是拿刀逼你借的呢还是哭喊着要你借了钱呢?对小柳来说,都不是,张张借据,比比手印,小柳都认。明知钱来自高利贷后,还继续贷款出游,小柳同学,想过还款没?不说利息,单说实实在在借到的3万元,对一个尚在读书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小柳敢借这么多钱用于消费,他还得起吗?

很多网友对类似小柳的遭遇,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大学生既不傻也不呆,高利贷的危害他们不是不知道,也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何以屡屡被套上高利贷的枷锁?辩证的说,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内因为主,外因为辅。笔者认为,对大学生来说,高利贷是外在诱因,而主要的内因,是大学生缺乏自制力。

不是不懂,而是不能自控,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才是主要的内因。很多大学生消费观念尚未成熟,喜欢攀比,热衷超前消费,让不良的消费金融类公司钻了空子。虽然,相关部门对这类变形高利贷公司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实施零容忍执法。对这类公司来说,大学生是一个利润率极高的庞大市场,导致非法的地下高利贷公司禁而不绝。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如果大学生能够控制住自己,加强自制。认清高利贷实质的同时,管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自然能做到理性消费,成功远离高利贷。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