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对GDP注水的痴迷数字症必须刮骨疗毒

时政热点:对GDP注水的痴迷数字症必须刮骨疗毒

2015-12-11 10:12:13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对GDP注水的痴迷数字症必须刮骨疗毒。

近期,东北多地官员向新华视点记者坦承,各地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并反思统计数据造假之弊。如果不是当初吹得高,现在也不会掉这么厉害。一些基层官员反映部分经济数据造假严重,不仅GDP增速、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等数据大水漫灌,甚至连棚户区改造、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也被篡改。倘若依照各地汇报的产业成长性计算,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都超过香港了。(12月10日澎湃新闻网)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认为,对统计数据造假这种对痴迷数字症必须刮骨疗毒。

前几年,东北曾流传这样一副对联: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很形象地道出了统计上弄虚作假背后的真问题:官员政绩需求,只对上级负责,不对老百姓负责。虽然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痴迷数字症有重复统计、数出多门和基础资料不全等原因,但其深层次则是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扭曲政绩观在推波助澜。

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东北的一位官员如是说。可见东北多地统计数据弄虚作假已对东北经济发展造成危害。一是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统计数据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各级政府据此下判断、做决策、订规划,企业和公民据此安排生产生活。可数据失真,没有客观反映真实情况,导致中央对东北经济形势判断不准,调控措施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质量。二是统计上弄虚作假已演化为破坏党风政风,应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三是损害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对干部形成了错误的导向只要场面热闹、数据漂亮,就能步步高升。

注水数据惊动中央巡视组,东北各地已开始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但治本之策是对痴迷数字症刮骨疗毒。刮骨疗毒首先要加大对统计上弄虚作假腐败的打击力度,严厉惩治统计系统的违法违纪案件,严肃追究统计造假责任人的责任。其次,地方各级官员要深刻反思统计数据造假之弊,从而建立预防统计造假的长效机制,在思想教育、统计制度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最后,要改进各部门和市(州)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以拓展延伸德能勤绩廉考察范围和内容为重点,帮助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充分重视和发挥民意在干部考核中的作用。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