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甘肃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官员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风险正在加大

时政热点:官员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风险正在加大

2015-06-17 10:06:21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官员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风险正在加大。

6月1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党组成员孙鸿志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廖永远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监察部报请国务院批准给予两人行政开除处分。值得注意的是,孙、廖两人的违纪情节均涉及严重违反组织纪律,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在中央纪委针对省部级官员的双开通报中,这种表述还是首次出现。(《北京青年报》6月16日)

将瞒报个人有关事项写进双开通报,其实曾在地方纪委层面出现,如今年4月24日,广东省纪委通报,肇庆市政协原副主席杨永存在不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问题。但在中纪委对省部级落马官员的双开通报中,这的确尚属首次,不能仅仅当成反腐的一个花絮。

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看似只是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但在反腐的大背景下,它刺激了公众的反腐神经。对于纪检部门来说,以官员的个人有关事项为切入口,恰能直接核查当事人是否贪腐。早在2013年11月,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谈及抽查官员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时,就表示:看看报告得实不实,查出来的问题和报告的情况能否反映问题线索。我们主要是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努力地把老虎和苍蝇找出来。

去年年末,中组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抽查核实的结果可作为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领导干部是否带病的重要诊断。今年4月,河北省怀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玉清,因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等被依法罢免县长职务。据《人民日报》去年12月6日的报道,相关部门直接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单位抽查核实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60170名,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当时,因抽查核实发现存在问题,已有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数十名拟提拔厅局级和县处级考察对象被取消提拔资格。

这就说明,瞒报个人有关事项,一旦被发现不仅难获提拔,还可能会被免职。孙鸿志和廖永远的案例进一步说明,瞒报个人有关事项还可能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因为从瞒报入手,一步步深查就能发现官员其他严重问题。

所谓个人有关事项,与个人廉洁息息相关。据报道,官员须报告的个人事项共有14项,其中涉及家事方面的有8项,包括本人婚姻变化情况、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涉及家产方面的有6项,包括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产、投资等情况。可以说这14项最容易出问题,也最容易被查出问题。

以前,不少官员心存侥幸,该如实申报个人事项却马马虎虎。比如有三玩市长之称的雷渊利,曾毫不掩饰地称:财产申报等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我从来没有执行过。纪委每年春节后登记收受红包礼金情况,我只是象征性地登记一点。如今看来,再蒙混过关可就很难了,瞒报后一旦败露就吃不了兜着走。

按照中央要求,2015年对官员填报个人事项将随机抽查的比例,由3%~5%提高到10%。更重要的是,中组部已提出,针对未如实填报或者瞒报的组织处理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结果认定和处理办法。换言之,核查与处理瞒报个人有关事项方面,将形成强有力制度安排。如果继续心存侥幸,恐怕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理。

官员瞒报个人有关事项,正日益成为一件高风险的事情。面对持续高压的反腐态势,所有官员必须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别存侥幸。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