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江西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见义勇为不担责,补上一块法规短板

时政热点:见义勇为不担责,补上一块法规短板

2016-12-20 04:12:47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见义勇为不担责,补上一块法规短板。

12月19日,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三审,为鼓励与保护见义勇为行为,草案三审稿新增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12月19日澎湃新闻网)

遇到紧急的情况,比如老人跌倒,比如歹徒行凶,一些过客不愿积极地见义勇为,一方面是担心施救后反遭勒索,或受到歹徒伤害;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的营救方法不得当不科学,好心办坏事。如此,就导致了一部分民众少管闲事的冷漠心态。从某种程度上说,小月月事件,就是这种心态的映照。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遗憾的是,受一些社会事件的影响,这个光荣传统似乎呈现式微的发展势头。挽救见义勇为的传统,需要的补救措施很多,比如一些地方出台了好人法,比如为老人购买跌倒险等等,这些都在努力地修补见义勇为困境的短板。现在,民法总则的草案中增加新的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块补救短板。

文明社会拒绝冷漠,需要温暖,紧急时给于他人以帮扶救助是沁人心脾的正能量。发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鼓励见义勇为、见义智为,需要有法规、制度兜底,确保施救之后好人流血不流泪。见义勇为不担责,是在法规制度上补齐一块短板,这是良法善政,我们应支持。诚然,即便这条法规最终得以通过,也未必能立竿见影地发挥激励,让见义勇为遍地开花,但是,如果任由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冷漠事件会一次次地冲刷道德良知。

老人跌倒,就算有摄像头也不愿不敢参与救助,就是担忧好心办坏事。补了民法总则中的这块短板,在摄像头和其他证据的见证下,好心人可以大胆施救,不担心因施救产生什么不良的后果,这何尝不是进步?当然,影响见义勇为的短板还有,比如因为老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即便他们恶意地讹诈搀扶者,也仅是受到舆论潜在,而不受法律法规的惩罚。因此,我们期待着政府能补齐其他短板,鼓励更多好心人无忧无虑地见义勇为。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齐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