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山东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面试指南 >山东公务员考试:全面复习资料----申论部分

山东公务员考试:全面复习资料----申论部分

2008-09-25 04:09:06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对于复习当前的申论理论知识和热点,十七大报告包含了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今后需要完善的方针都有全面的涉及。便于考生在备考理论知识的重点把握上有所侧重。

今年来根据国家机关和各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测查点来看,申论的选材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的领导干部出现的思想、执法、行为上的问题,比如03年四川考的湖南一些党政干部欠贷赖债的问题,07年上海考的公务员精神、08年上海考查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08年江西考查的职务犯罪和行政问责问题等。当然也有天津和浙江这样的省市历年来侧重考察大政方针。

体现的政治理论点主要有: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含义:科学发展观,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转变城乡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

二、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开发西部资源、振兴东北部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

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立足国内经济发展,加大对外开放

政府改革

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 四是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政府机构改革(大部制改革)的内容:

所谓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部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比如大运输、大农业等,并在公共管理变革中有了新的发展,如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等。

一、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二、加强能源管理机构。三、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四、组建交通运输部。五、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六、组建环境保护部。七、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党的自身建设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存在的全部理由,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上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二、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一、科学执政,核心就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民主执政,核心就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三、依法执政,核心就是依法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尊重和保护人权,切实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加强党自身素质建设

, 要努力抓好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要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基层民主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广泛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而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则是这一基础性工程的重要内容。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是基层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机制,是各方面政治诉求和利益关系得到合理保障的机制,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康持续发展的机制。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利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在基层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

二、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村务公开

村务公开是指村民委员会组织把处理本村涉及国家的、集体的和村民群众利益的事务的活动情况,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管理、实施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它是农村村务管理的重大改革,适应了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它一诞生便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推广。

在社会民生的考察上是国家和各省都比较侧重的一个考察角度,也是历年来各地考的多的一个角度。尤其是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历年来考察社会和民生问题,问题涉及到关系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是国家机关的考查点总体上要对比地方考查的更有深度和高度,如06年国家机关考的公共安全问题、07年国土资源管理的问题、08年国家机关考的怒江开发问题。

主要的考查方面有: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关键在发展。一是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充分重视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二是统筹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使教育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三是和谐发展,就是要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当前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众的受教育问题,进一步解决西部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身处城市或发达农村地区的来自弱势社会人群的适龄人口的教育需求。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难点在优先。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深刻认识教育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为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必需的财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清除教育领域中的种种模糊和错误认识,反对教育产业化,保证清醒的教育发展思路。

三农问题

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资源瓶颈。我国农业人口多,可耕地少,土地分散到全国2亿多农户,过于精细而形不成规模,无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有限的耕地每年以上百万亩的速度急剧减少。

2、农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向农地投资。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公共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致使大量农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3、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成为农业税废止之后农民大的投入部分,而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偏低,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4、农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极易遭受外部攻击和伤害。他们只能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很少有可能影响社会利益的分配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倾斜。

5、生产力落后的历史因素以及城乡二元体制都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有:

1、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分割的发展观,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树立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观念,把城市和工业的振兴,把农村、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加以通盘考虑。要消除城乡间生产要素难以有效流动的障碍,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2、实现我国农村三大战略转型

一是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从传统农业产业转向现代农业产业,既要发挥传统耕作技术的优势,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武装农业产业,大大增加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应专业性产业组织分工协作去完成,发挥分工优势,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城乡互动,良性转换,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地把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化成非农产业人口。教育、文化、科技、人员交流、产业联系、各种媒体的纽带和中介作用,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把农村演变到现代社会形态中来。

三是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在义务教育、户籍管理、迁徙自由、市场准入、劳动就业、公共用品使用、民主参与等诸多领域,完全可以逐步取消对农民的歧视性限制,在解放农民的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3、推行以吸纳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路线

必须改变策略,把以城市利益为导向的工业化路线改为城乡联动、有大量农民参与的工业化路线。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既可以在乡村办,也可以到城市办,取消各种歧视性的准入限制。鼓励农民到工业部门就业,并终改变农民的职业身份。

就业问题

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1、理调整就业结构

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在增加基本建设投资,积极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政策的调整,重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比较大的服务性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发展集体、私营、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2、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中国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鼓励劳动者公平竞争获得就业岗位,支持用人单位自主决定用人的数量和质量,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形成。

3、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中国政府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4、统筹兼顾城乡就业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充分就业问题严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结合城镇化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努力探索城乡统筹就业的新途径,形成了两方面的基本政策。一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当地就业。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

5、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采取积极主动的就业服务措施。在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岗职工进中心后,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半年为他们提供一次职业指导、三次就业信息和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机会。

医疗问题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

(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能变:一是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三是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初级卫生保健权益的责任不能变。

(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分类管理,加快发展社区、农村医疗服务,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抑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改变以药补医的状况。

(四)依法行政,实施行业监管,加大医疗乱收费的查处力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保证群众医疗安全,。

(五)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收费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继续在卫生系统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查处红包、回扣、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违法违纪问题,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惩防并举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六)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新型医疗保障体制。

(七)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住房问题

解决住房问题的措施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工等其他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首先,要充分认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重要性。房价过快上涨,会进一步吸引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过度投入房地产市场,既不利于房地产业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会挤压其他产业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失衡。同时还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加大金融系统的风险,甚至会引发泡沫经济,到时不仅房地产市场难以保持繁荣,还会导致整个经济的衰退。房价过快上涨,一般群众买房将更加困难,生活负担将会加重,会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稳定和谐。因此,必须下更大的决心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使其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力度。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引导房地产投资保持合理规模,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要狠抓落实,同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新的调控措施。要增强各项调控政策和措施之间的协调性,使之相互衔接、配套。对地方政府来说,尤其要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和有效性。对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涨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第三,要重点解决好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努力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要按照国务院《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标准,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加强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管理;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加快集中成片棚户区的改造,积极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第四,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整顿力度,规范市场秩序。要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坚决整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服务、物业管理及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公开、平等竞争,进一步完善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挂程序,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地。完善信息发布制度,规范数据公布制度,严厉打击发布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的行为。严厉打击囤房惜售、随意涨价等不法行为。前不久,上海所谓天价楼盘因涉嫌捂盘惜售、虚拟交易等,受到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调查。要以房地产业为突破口,加大反腐败力度,严查商业贿赂、权钱交易等行为。

收入分配问题

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措施

收入差距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想方设法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同时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明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列为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收入分配上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态收入突出,保障性收入不到位,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不良后果日益明显。解决的出路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努力兼顾公平。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既要着重解决初次分配非正常收入造成的差距,还要着重解决再分配的社会公平保障,建立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

,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解决好初次分配的合理。在初次分配中,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效率为前提,贯彻按劳和按要素分配原则,让激励性和效率性收入分配确实到位,控制垄断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

第二,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解决好再次分配公平。目前再次分配体制不健全,保障性收入分配不到位,低收入层与高收入层的差距日益拉大。这就需要以公平为原则,加大政府调控力度,经济立法、经济政策,运用税收、金融、行政等调节干预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采取切实措施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保障性收入,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例如,进行税赋改革,加大对各类收入的税收调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公共开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支持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提高落后地区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着力解决城乡居民贫困层的生活困难,严格执行低工资制度;采取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数量的办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保障性分配问题。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向低收入倾斜,确保低收入层的低生活保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

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措施: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二)全民动员,共同行动。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

(三)媒体宣传。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生态文明观。

(四)政府体制改革。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另外,各地环保部门的人事和财政,也都应该由环保总局统一管理,彻底消灭其中的利益得失及权力抗衡。

(五)健全法律法规。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

(六)加强大众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解群体性事件

如何化解群体性事件,维护和谐安宁

一、直面现实不回避问题。

一些地方频频出现集体上访,有的酿成群体事件、恶性案件,一般是由改制安置、房屋拆迁、农民负担、干部作风、社会集资、执法不公、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的。平时不在意,一旦有点大的动静,又如临大敌,紧急部署,层层设防,严而堵之,有些群体性事件就是这样酿成的。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的至高利益。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和领导干部,就应该像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那样,主动地到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

二、沉着冷静不激化矛盾。

有时候上访的人数众多,有时候群情激愤。主要负责同志决不能害怕群众,躲而不见,一定要满腔热情地主动接待,靠前工作。面对一时的混乱局面,一定要沉得住气,头脑清醒,保持镇定。以一种理智、宽容、忍耐的态度,尊重上访者的权利,让他们把话说完,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出负责任的解释和答复。接待上访群众,要态度诚恳,不打官腔,换位思考,以心换心。

三、恪守承诺不失信于人。

群众上访是为了使反映的问题得以解决,想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接待上访者,必须耐心倾听,作好记录,找出要点,根据问题的性质,解决的难易和自己的职权范围作出答复。接访工作要讲诚信。凡经过缜密思考和集体研究决定的表态、承诺,一经作出,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必须坚决兑现。谁负责,谁办理,什么时候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余下的问题如何处理,都要项项落实,环环扣紧,不能有丝毫大意。

四、慎审果断不留后遗症。

许多社会问题不是孤立的某件事,可能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涉及法律问题,又涉及政策问题,既是政治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必须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据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政策,依据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坚持原则立场,紧紧守住底线,不能动摇。

五、尽职尽责不半途而废。

有些重大复杂问题的处理,某个问题的同志其责任感和精神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既然接受任务,就应以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锲而不舍,一抓到底。

奥运专题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各国人民。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奥林匹克运动会普及和发展,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热烈拥抱,也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

奥运,我们要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中国形象;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中华文化魅力;展示13亿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中国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极大地唤起全国各族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爱好,使奥林匹克精神在人民心中扎根开花,必然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地发展。举办奥运会,不仅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大好时机,更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改善城市环境难得的机遇。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收益,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带动电子,通信,建筑,体育用品,服务等部门及行业地发展。这将加速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将成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催化剂。

2008年奥运会将在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领域为北京,为中国留下宝贵遗产,既包括有形的物质遗产,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奥运会对北京的经济影响是可观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文化的考查是近年来的一个考查热点,比如07年浙江考的文化发展问题、07年四川考的故宫里的星巴克问题、08年安徽考的短信文化问题、08年山西考的全民阅读问题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当前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视,对既出现的社会文化发展上的问题予以关注。

主要考查的方面有:

城市和谐文化建设

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使人们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二、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经济市场化使竞争日益激烈,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欠缺,导致关系冷漠。三、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淳朴的民风渐渐被多元的社会风气所掩盖,人与人的和谐共处,和善友爱的社会氛围夹杂了更多的不缺定的因素,使人与人之间的多疑、猜忌、戒备心理加强,不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

主要对策:一、针对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情况,应增加更多的缓解精神压力的活动和形式。二、营造和谐的邻里社区关系,形成互相帮助、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三、树立以诚信、爱心为核心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以诚信友爱的和谐氛围。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主要问题分析: 一、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农村文化活动形式还不丰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三、农村文化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容易被低俗、不健康文化侵入,并且缺乏文化创新。

主要措施:一、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二、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和农民提供优质和优秀的文化产品。三、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重视引领好各种社会思潮。

民族文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文化创新

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对于经济方面的考查,在申论的考查中出现的几率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且考生往往一涉及到经济方面的问题就头大。其实申论所考查的经济问题往往是我们所了解的一些经济现象,比如06年江西考的自主创新问题、07年甘肃考查的垄断行业问题、08年江苏考查的中国制造世界工厂问题,这些经济现象是我们都有所了解的。也是我们十七大报告中所明确指出在经济发展中所要改革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主要考查的方面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传统的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环境。

要完成各项任务,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大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切实转变观念,实现在好的前提下经济快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建立健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增加反映经济发展好的指标的权重,加强对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的考核。尤其要完善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使之成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是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落实调控政策措施,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主动引导社会预期,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四是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要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并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应引导地方和企业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先进技术,降低消耗,防治污染。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五是健全相关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能源环保政策、竞争政策、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健全促进节能降耗减排的考核体系和奖罚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落实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引导,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水平,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完善利用外资政策,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

改革开放三十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经艰辛探索、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30年改革开放很好地实现了它的预期目的:,改革开放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1978年-2006年之间,中国GDP总量年均增长9.7%,2006年是1978年的57.5倍。第二,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在1978年-2006年之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45%,2006年是1978年的34.2倍。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7.21%,2006年是1978年的85.3倍;外汇储备年均增长36.74%,2006年是1978年的6385倍。第三,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30年来,我国迅速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使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6年的2.3%。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5亿,2006年减少到2148万,贫困人口比原来减少了10多倍。197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68岁,200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4岁。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新起点上夺取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物价上涨问题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经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一、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2、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一直低位运行,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3、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食品类价格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少数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扰乱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内需增加推动了物价上升。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推动了物价上涨。

5、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

二、稳定市场物价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给的安全保障机制。要将农副产品的供给保障提高到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定位,建立预警机制和系统的保障扶持机制,增加短缺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农副产品供应渠道畅通。同时,要加强国家对重要农产品储备的调节作用。

2、拓宽资金运用渠道,防止货币供给过快增长。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同时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为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产生的压力,需要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资金运用渠道,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

3、要信息引导、规范市场行为,减弱通胀预期。尽管目前社会对通胀的预期明显较强,但除部分农产品外,目前大多数工业品是供大于求的,并不存在长期性内在大幅涨价条件。因此,必须强化信息引导来规范市场行为,从而达到减弱通胀预期的目的。

4、继续深化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抑制公共服务产品(如教育、医疗等)和垄断型产品或服务的搭车涨价的势头。同时,要增加对城镇和农村中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补贴,提高城镇低生活标准,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

5、加强资产市场调控力度,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交易中的非法炒作行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