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18日公务员考试难度不大 统考成趋势
查字典公务员网
18日,北京、辽宁、福建、河南、山西、重庆、青海、宁夏、内蒙古、海南、西藏、西安等省(市、自治区)举行了2010年第二次公务员联合考试。除了北京市单独出题以外,其余省市的考题内容基本一致。查字典公务员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成受人民网教育频道考后邀请对此次联考进行详细分析与解读。
主持人:首先,请两位专家请谈一下这次考试的总体情况,与以往考试相比有何不同?
2010年9月18日,全国举行了第二次公务员联考。这点是考试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联考是我国公务员考试未来发展变化的整体趋势。而且我们坚信最多三年各省市公务员考试都会加入到联考大军中来。每年考试2-3次,其中省考1-2次,国考1次。
因为联考具有几大优势:
1、各省市公务员考试更加规范,题目更加严谨、科学,质量更高;
2、减少公务员命题压力,减少泄题的可能性;
3、避免以往一些考霸的出现,因为一个人不能参加同时举办的多省考试;
4、考录流程固定,有助于更有力的为国家选拔人才。
本次考试的行测科目北京市单独命题,其他省市内容除常识部分结合各省情况外,其他完全相同。均由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版块组成。但是各省市之间题目顺序有所不同。
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地区各自的命题特点,又考察了考生的应变能力。我们预计,未来还会延续这样的命题规律,除北京、上海等特殊省市外,其他必将执行统一命题标准。
主持人:两位觉得本次考试有哪些特点和亮点,题目难易程度如何?
行测方面,既然是联考,那各省市必然就会跟以前考试有所不同,因为要参照统一标准。题目数量有增有减,题型难度居中,除个别题目较难之外其余都是基本题型,整体难度不大。结合去年的国考和今年上半年举办的第一次全国联考试卷来看,明显联考题目的难度低于国考的难度。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题量总体下降;
2、题型多为基本题型;
3、解题步骤简化,一般为2-3步;
4、题目所涉及的阅读量明显下降,这点从篇幅上就能看出;
5、涉及内容多为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内容,少出现生僻词汇或者概念。
当然考试中也承接了国考的命题趋势,比如逻辑中仍然以考可能性推理为主,图形推理中增加了多种形式,比如九宫格型等等。而且在这次考试中也有所创新,比如多种题型结合,尤其重点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具体表现为试卷中包括了最新的有关世博会的材料。这点后续考生一定要注意。
张成:从这次申论考试来看,总体来说难度不高,答案要点基本全部蕴含于给定资料中,只要对材料的内容认真阅读,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有所辨别,要准确流畅地作答还是不困难的。从阅读量和题量来看,11则材料,6000多字,4道题,总量在国家和地方申论考试中属于中规中矩,我想一个具备本科生阅读理解水平的考生,是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材料的浏览和局部重点阅读的。至于作答字数要求,总量是1800到2000字,如果扣除阅读、思考的时间,用两小时来书写,应该也是够了,但打草稿和誊抄的时间是没有了,考生不能先起草稿,要直接写答案,否则就很难答完。
从材料的题材来看,本次10省联考延续了国考和联考的特色,那就是关注普遍性的宏观经济问题,所提出的煤炭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城市建设转型问题,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可以归结到科学发展观这个总的框架下,这与今年上半年联考的水资源价格调整主题、去年联考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主题和国考海洋开发与保护主题,在大方向、大轮廓上是一致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通过科学发展的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落实问题。
同时从材料与试题的具体对应上,我们可以看到材料有效信息的比率很高,大部分材料是对作答试题有用的,有些要点关键词比较明显,对策和作文思路的信息都在全部材料中占有很突出的位置,这对考生迅速准确地把握材料关键信息是有利的。所以,整体试题难度可以说是不大,与历次联考的难度系数基本持平。
主持人:以上两位老师已经对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做出了总体的分析,那么下面请李老师结合个别事例再简单谈谈这次行测考试的特点。
好的,比如数字推理部分全部为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数列项大致在5-6项左右,数列规律较常规,难度不大。这里可以把四个步骤跟大家交流一下:
1、逐差法;
2、考察一项与一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3、考察两项与下一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4、数字本身拆分或者多次方变化。
数学运算部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以基本题型为主。有所创新,将基本的考查融入新的模型,增加了考生分析问题的难度。我们在平时要求大家重点掌握的考点都有体现,比如基本计算题,容斥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图形推理题型涵盖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与空间形式图形推理,与国考的题型分布基本一致。题目难度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一些题目的规律非常明显,一些题则需要对图形间数量关系做相应分析。但是没有逃出数量性,叠加性,旋转性,空间性这四项考点。
逻辑判断历来是判断推理部分的重点和难点题型之一,本次考试中依然为10道题。考查的题型涉及了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的各种题型,但依然以可能性推理为主。重点仍然放在削弱型、加强型、解释型等题目类型,主要考查考生对题目论证结构的整体把握,以及论证中的侧重点。
主持人:申论一直都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个科目,根据这次申论考试的总体情况,请张老师为考生介绍一下在申论考试当中应该如何作答,同时要注意哪些环节?
张成:申论考试作答中需要注意的环节,第一就是一定要审清题目,题目问的是什么,要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什么角度作答,一定要搞清楚,把目标、方向确定下来,才能有的放矢去答,保证答案符合题意。好比第一道题是概括性问题,概括的内容是平鲁政府在煤炭资源转让中引起的争议,是争议而不是一般性问题,是平鲁政府的问题而不是其他地区政府或企业的问题,在全部材料中也只有平鲁的资源转让发生了争议,这样对照材料,认清题意,把作答对象搞清楚,才不至于发生方向上的偏离。第二题依据就是采取政策的原因、理由分析,也就是政策必要性论证,说明为什么是大进小退、优进劣退应该和必须的,这一点如果认识不清,作答很可能就会偏离方向和浮在表面上,打不到要害上去。第三题总结教训,是不是单纯地查摆问题,把教训摆出来就行了呢?有经验的考生一定不会这么理解,如果读过了一些有深度的图书或辅导资料,进行了正确的答题训练,他就不会把作答停留在总结教训、归纳问题的层次上这样不就和概括题没有区别了吗?第三题在性质上区别于第一题、超越概括性作答的地方就在于,不仅要揭示教训,而且要上升到理论和政策高度,从如何解决、防范和避免同类问题的角度,来说明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要依法行政就说依法行政,要透明公开就说过程公开,要反腐败就说反腐败,切断官商的利益关联链条,这都是要超越表层上的问题理解,指向核心和关键问题的解决,否则就不能说是正确和深刻地理解了题意,作答思路也就不可能正确。
第二点,要注意材料和背景知识的融合,把正确理解材料同恰当地调动知识储备联系起来,使两者交互为用,互为支撑、互为补充。作为申论考试来说,给定资料当然是作答试题的第一依据,是答案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前面我说过这次考试题和材料对应得是相当紧密的,大多数材料对于作答都是有价值、可依据的,只要能正确地提炼和概括材料信息,基本就能满足作答的需要;但是,作答所需要的材料并不仅仅来源于给定资料,要理想化、高度化地解决问题,还必须调动和运用应试者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诸如煤炭产业整合、资源城市转型之类的现实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积累,如果没有这样的积累,你就不可能从材料中发现隐藏很深的关键信息,所写的答案,尤其是文章就缺乏亮点和锋芒,高度和个性化的特色就会不够。好比朔州途径的借鉴意义,如果没有理论和政策的升华,达不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文章的境界就不上去,也就很难让阅卷者欣赏和折服。
第三点,要注意到目前的申论文章阅卷取向是偏好评论而淡化策论。这就要求考生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充分地联系材料、运用背景知识和自身的独特理解,纵横捭阖地加以发挥,表达出对问题比较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不要大块大块、逐条逐条地说对策。围绕问题来写评论,比围绕对策来写策论,要在得分上更占优一些。同时在文字和逻辑运用上最好也能下点功夫,向作答要求中逻辑严密、语言流畅的标准看齐,这会为自己的文章带来加分增色的效果。
主持人:从去年开始,联考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那么面对这样的考试形势考生朋友们或者可能成为考生的朋友们应该如何对待?
现在,公务员考试越来越正规化,联考趋势已定,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加入到了公考大军中来。那么考生朋友们的要求不应再像以前那样,及格就可以了。现在应该力求得高分,力求精益求精。那么如何能做到这点呢,有效的备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绝对不能只简单的做几套题,随便翻了几下书就去参加考试了。我们一定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不管是参加国考,还是省考,不管是时间紧还是较为宽松。我经常给考生朋友们讲一句话,就算明天就考试了我们今天仍然要踏踏实实的复习,千万不能急功近利。考试时间基本每年不变,那么对于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朋友就应该更早的投入到公考复习中来。认真的做好整体把握,专项突破和模拟测验等多个环节,相信大家付出一定会有收获。
主持人: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部分已经结束了,对于考生来说,两位老师觉得笔试结束后还应当做些什么?
张成:对于考生来说,考试前一段时间都处于紧张的复习阶段,所以笔试结束后可以适当地休息一段时间,调整身心,恢复平衡,为下一阶段的备考或是其他学习、工作、生活等等,留足体力和心情,让生活恢复正常节奏。在下个阶段的备考中,有希望进面试的,可以尽快地进入面试的复习;有意报国考的,可以展开国考的笔试复习。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面试复习的时间再长都不为过,因为面试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学识、素养、精神面貌等等方面,并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培养出来的,因此强烈建议考生尽早备考。买本面试图书,或者在线听听面试课程,会有一定的帮助而国考笔试方面,也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今天感谢两位老师的到来,最后,两位老师还有什么话想跟大家讲?
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朋友们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