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你瞅啥”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逞强
查字典公务员网
近年来你瞅啥曾在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多地引发血案。你瞅啥并非都是来势汹汹的挑衅语,有时仅是一句打招呼的玩笑话。然而,不少你瞅啥的案件都发生在当事人饮酒后,情绪失控下极易误解玩笑话,并借着酒劲酿成命案。(12月5日《北京青年报》)
今年8月,一对青年男女饮酒后和另一名男子发生言语纠纷,持刀互殴导致一死两伤。案件的导火索是一句你瞅啥。一句话,三个字,导致当事双方如同挂挡失灵的汽车,一起驶入了悲剧境地。梳理相关案例发现,这些年,因为你瞅啥引发的言语不和以及公共场所眼神不适当交流等非典型琐事,所造成的相关刑事案件不在少数。
你瞅啥这样一句话能引发大冲突,付出大代价,显然不是双方都能预判到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不愿意在公共场合把自己的尊严和面子低到尘埃中,更不容自己的个人权威被他人挑衅。这看起来是种强者心态,但实则是弱势群体的声音逞强。
弱势群体并非是单一指肢体孱弱、家境底层的代名词,品德修养较差、文化层次较低、心理品质脆弱等人群,在特定场合之下,也可以称之为弱势群体。在你瞅啥引发的纠纷中,往往都是因为不礼貌而挑起的冲突,再加上在文化程度、情绪控制和心理修为等方面欠缺的弱势原因,当事人无法用理智或法律来解决事情,只能用肢体冲突这样的原始手段来发泄情绪,甚至产生激情犯罪。
狭路相逢,发生龃龉,大吼一声你瞅啥,背后恐怕是心理不平衡与生活挫败的百感交集。它带来的冲突,都不具备预谋的属性,但危害却足以摧毁个人以及家庭。如今,有人把它和地域扯上关系,显然是不负责的。毕竟,这和个人素养有着莫大关系,也不否认社会化教育在其中的缺失。
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用力长期都集中在应试上,而对人格养成和情绪控制等情商课程是几乎没有,社会教育更是流于形式。这导致部分青少年走入社会之后,心理活动容易被自我喜好支配,碰到状况也动用简单的解决方案。妄图用你瞅啥来吓退侵犯尊严者或是直接动粗,就是佐证。弱势群体的心理映照,是对社会教育的归位呼吁。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就必然要经过社会化过程,尤其对正处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当下而言,社会教育对于血气方刚的青少年群体,更显关键。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伟锋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