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浙江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面试指南 >透析浙江省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色:遵循“三省”原则

透析浙江省历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色:遵循“三省”原则

2011-01-12 09:01:37
查字典公务员网

纵览浙江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真题,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发现:省情、省事、省策是给定材料的基本内容,问题设置也全部围绕这三项内容展开,任何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申论考试所谓的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都没有浙江的特色这般鲜明,没有一个地方将申论考试题材的本土化做得如此彻底。我们不能不佩服浙江命题人员对自己理念和传统的坚持,也不能不肯定考试组织机关和命题机构对准公务员忧患意识的引领,对解决问题、驾驭形势能力有意识、有导向性的培养。

2001年以来,浙江省历次申论考试分别考了以下主题:

2001年,知识产权保护,为经济管理与文化建设交叉主题;

2002年,网吧管理,为经济管理与文化建设交叉主题;

2003年,消除贫困,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交叉主题;

2004年,能源节约,为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交叉主题;

2005年,政府与民营企业关系,为经济建设与政府建设交叉主题;

2006年,效率与公平,为经济主题;

2007年,浙江文化发展战略,为文化主题;

2008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综合主题;

2009年,金融危机下浙江经济转危为机,为经济主题;

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主题,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交叉主题。

通过对浙江20012010年申论的考试主题统计分析发现,经济主题单独出现或交叉出现了9次,经济问题是经济大省、中国经济优等生浙江申论考试无可争议的第一主题。同时,政府与民营企业关系、浙江文化发展战略、金融危机下浙江经济转危为机等主题均联系着浙江的省情、省事、省策,与浙江情况紧密相连。

那么,什么是省情、省事、省策,如何判断今年的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会就哪一类省情、省事、省策出题呢?下面,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就以上问题一一分析。

省情:

即一个省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发展状况,过去取得了什么经验,当前处在什么位置,今后要向哪里发展。我们常说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必须立足本国或本地实际,一国的实际为国情,一省的实际为省情,省情是一个省制定政策、谋求发展、做好工作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物质、精神条件。例如:2008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2万1487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总值4万2214元人民币,分别居于全国第4位;同时,浙江地小人稠,资源有限,制造业密集,民营经济领先全国,对外向型经济依赖严重,这就是最基本的省情。每年的浙江申论材料都会从不同侧面介绍不同时期的省情,既是作答者把握当前浙江发展面临问题的基本依据,又是正确认识问题、准确作答的现实基础。

省事:

是一个省近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是虽不具有全局、长远意义和严肃政治意义,但典型意义突出、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言论、做法。备考省级申论考试,需要追踪本省热点事件,主要应着眼省委、省政府的施政动作,时间范围应以近一年为主。例如:2009年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主要议题是部署党的建设,同时还研究了当前经济发展和农村问题;省政府41次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快启动实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年内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这些均属具有政策导向意义的高层活动和事件。至于政治局常委来本省公务员考试察文化改革创新工作等,虽然属于国家级事件,但与本省密切相关,也可适当了解。要注意每一个省都不会考本省的负面事件,尤其是社会影响恶劣的丑闻,类似1115杭州地铁工地塌陷、钱塘江在建桥梁桥墩倒塌、某地公职人员性侵幼女等,尽管具有全国性的重大影响,也具有可被列为申论试题的特质,其他省可能考察,但浙江决不会考,其他省的申论命题也是同理,考生不必在此类问题上虚耗功夫。

省策:

是省级发展战略和工作方针。一个国家带有长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指导性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为国策;与此相对,一个省长期性、根本性和全局指导性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为省策。具体来说,一个省的省策由省委、省政府提出,按照所需解决问题的层次,可分为宏观战略、具体策略;按照近、中、远期目标,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分为长期战略、中期策略和当前对策三个层次。省策是解决一省发展问题的总钥匙,也是作答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的政策依据和主要理论依据。例如:浙江省委、省政府把转型升级作为经济突围、走出危机的主要对策,这一对策是宏观性的战略,既有长远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由于转型升级必定是一个长期过程,考生对这一策略有必要进行长期把握,根据政策调整不断深化把握,作答中运用这一策略来解决浙江发展道路上的新老问题。再如,省政府提出要通过机制创新,更充分地发挥政府资源的导向作用,更切实地加强政府效能建设,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这一策略的层次低于转型升级大战略,是服从、服务于这一大战略的,但遇到单独出现的政府建设类试题,也可将其作为一条总策略。总之,如何把握和运用省策,要根据问题的具体实际,灵活机变地决定。

那么,2011年的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将从哪个切入点考查应考者对省情、省事、省策的把握?

首先,考生要明确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大方向,考察本省事件和策略的方向是不变的,考生对当前本省各个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省委、省政府的应对方针要有全面把握和较深了解。

其次,文章写作题命题偏软,人文色彩越加浓厚。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第三题要求以后天的拷问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与往年一样,属于命题作文,但本文命题和立意的基点在于后天、亮点也在于后天,后天与拷问两个文学性词语连用,使标题具有多义的弹性,给文章的立意构思和材料、语言的选用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命题偏软,人文色彩浓厚。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认为,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基于文艺作品、具有文学色彩的作文标题,是文章能够自由发挥、增强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的最大条件。

再次,多种题材和主题的综合命题,将成为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的一个新趋势。主题的综合性,经济建设问题与文化、社会建设相交织,是2011年

更多相关文章

2001年-201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及题型分析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高分完美作战计划

2011浙江公务员考试备考:申论九级提高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