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央行再度降息释放哪些信号
查字典公务员网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李延霞、吴雨、姜琳)中国人民银行28日晚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是继去年11月22日后,央行再度出手降息。再度降息原因何在?将给经济和百姓带来哪些影响?货币政策取向是否发生变化?
重在缓解融资难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成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有关负责人阐明降息目的。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一大羁绊。
央行在两会前降息,释放稳增长的强烈信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表示,我国1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需要密切关注通货紧缩风险。
截至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2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持续下滑趋势;CPI上涨0.3%,同比上涨0.8%;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
经济下行、企业投资信心不足,这时候需要央行实行逆周期调控,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投资意愿,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助力。徐洪才说。
央行表示,自去年11月22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来,社会融资成本高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近几个月以来,消费物价涨幅有所回落,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对实际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
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可望直接对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产生一定下拉作用。同时存款基准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对于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降息+利率市场化让利实体经济和普通百姓
在降息同时,央行宣布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这次降息的特点是逆周期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结合,扩大存款浮动区间。交通银行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降息的结果是,贷款基准利率将下降0.25个百分点,而存款会有所浮动但不会有大幅下降。
这相当于非对称性降息,缩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少银行收入,将银行的利润大蛋糕划了一部分给实体经济。连平说。
目前我国银行盈利水平大大高于大多数实体企业,实体经济为银行打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不正常现象。要扶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动一动利差这一银行长期赖以生存的利润来源在所难免。
专家表示,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应对,大力拓展投资银行、资产管理、托管等轻资产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同时积极推进多元化经营,交叉销售,提高综合性收益。
此次降息,对普通百姓也是利好。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总经理娄丽丽表示,央行降低存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50%,但存款上浮区间从1.2倍扩大至1.3倍,一年期存款利率上限从原来的3.3%降至3.25%,仅下降5个基点,对一般储蓄存款的居民影响并不大。
恒丰银行28日晚间宣布,即日起即将所有期限存款利率上浮到顶。
而对于有购房贷款的百姓来说,据记者测算,按商业银行住房贷款总额100万元期限30年计算,贷款利率从6.15%下调至5.90%后,每个月还款额度从6092元变成了5931元,减少了161元。
货币政策取向是否发生变化?
定向降准、降息、全面降准、再度降息,从去年开始货币政策工具频频出手。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
徐洪才表示,此次降息是对流动性偏紧的矫正,并不意味着货币基调发生根本变化,只是突出了松紧适度,预调微调。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表示,近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频率加快,与国际货币环境的变化有关系,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仍然保持稳健。
目前为止,还不能说是大幅度降息,因为两次加一起不过0.5个百分点。2008年金融危机时,连续5次降息,降息幅度高甚至超过1%。相较于那时,目前降息幅度还是较小的。连平说。
央行也强调,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仍是保持实际利率水平适应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等基本面变动趋势,并不代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下一步,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