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英语 >警惕考研英语翻译复习三大误区

警惕考研英语翻译复习三大误区

2014-08-13 10:08:23
查字典公务员网

自从考研科目中增加了英语以后,翻译题就是一道必考的经典题目。在历经数次考研英语题型的变化之后,仍然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它作为主观题的地位一点儿也不亚于写作题。也就是说,翻译自从1986年开始考查,写作是1991年才开始考查的。虽然现在的考研英语各题型中,写作占30分,翻译只有10分,但是翻译确实能够考查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复习中,也应该有的放矢,避免一些误区。

误区一:试译而非笔译

试译的本义是译员看着稿进行口头翻译,是口译的一种,也是同声传译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但是在考研翻译的备考过程中,却被很多考生误用了。初试中考研英语是笔试,不存在口试,那就要求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笔译的习惯,而不能只看不写,在头脑中大概过一遍思路后就去看参考译文,这样的话,考研翻译能力永远得不到提高。想要提高,必须把每个句子的汉语译文写下来,这样一方面能够直观地读出自己译文中不通顺或是晦涩难懂的地方,也能加强自己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误区二:真题只做一次就够了

每个阶段翻译课的备考或是讲课,都是以真题为基础的。有的句子包含很多考点,不可避免地要反复提到或是见到;有的句子考点单一,可能不常见。所以很多考生就认为做过就行了,标准译文都记住了,不用在看了。其实,不只是翻译,考研英语里面的每个题型、每一年的真题都不能只做一次就再也不看了,必须反复做、反复复习。每次都应该有重点,比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或是被动语态在这个句子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熟悉生义,哪些词汇掌握地还不够牢靠

误区三:眉毛胡子一把抓

考研翻译中的句子以长难句见长,句型复杂,内容晦涩,很多考题的背景知识都远远超过考生的能力范围。但是,这些句子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比如,以00-14年15年的翻译真题做统计,考查次数最多的就是定语从句,每年都会考到,有的年份甚至5个句子中4个句子都在考定语从句。所以,定语从句肯定是考研翻译的重中之重,必须掌握它常用的翻译方法,练习多少次都不为过。相比之下,有的低频考点,比如倒装结构、比较结构,考生只要能够辨别出来、词汇没大问题,就能翻译出来,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低频考点上。

所以,考研翻译复习切忌只看不写、真题只做一次、没有重点,必须老老实实地把每个句子的翻译写下来,不断地进行修改、进行复习,所有的准备都应该抓大放小,等到难点都掌握了,那些低频考点也就轻而易举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