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2017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2016-11-17 04:11:21
查字典公务员网

冲刺阶段,同学们需要多做模拟题,下面是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查看题目》》》中国教育史第三章练习题)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C 6.D 7.D 8.C 9.C 10.A

11.C 12.A 13.B 14.D (解析:前三位都属于性三品,把人性分为三种层次,而孟子主张性善论)

15.A 16.D 17.B

二、简答题

1.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答:汉武帝选择儒学为统治依据,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以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长句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二)兴办太学

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以经学教育为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三)建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2.试分析董仲舒的性三品学说及其教育作用。

答: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天有阴阳,人性也相应地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即: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同时,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应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可见,他把教育看成是王者的权力,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为此,他还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 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作用的思想,立足于以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镇压所谓恶人的余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的时代局限性。

3.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王充的著作现存的仅有《论衡》,他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观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2)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3)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4)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谶纬神学迷信圣人,认为圣人的知识是先天具有的,由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能力,王充对此提出反驳,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

2.思考与求是

针对当时的人迷信书本、古经而提,认为书中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思考并到实践中检验。

3.问难与距师

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精神。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的。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说明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而弟子当时不知问难,后人又盲目附和,使义理不明,损害的正是圣贤之道。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