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传媒行业女多男少问题分析

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传媒行业女多男少问题分析

2016-04-28 01:04:12
查字典公务员网

很多报考新闻传播学的同学都是对传媒行业有着很大的兴趣,传媒行业一直一来都是男少女多,查字典公务员考研整理了传媒行业的男生女生的一些看法供2017年考生参考。

一、基本情况

文科女、理科男,这种男女专业选择的惯性分配同样存在于传媒领域。在本次调查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近3倍。

目前,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新闻专业的大三男女比例约为2:9,大四的男女比例约为3:17;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大三男女比例约为2:7,大四的男女比例约为7:23。

事实上,近年来很多有关传媒专业男女比例的调查结果都基本相同:据iPIN(一家基于人才大数据的个性化职场咨询网站)超过万余的样本数据分析显示:近三年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专业中,男女比例均接近3:7。《2015高考专业:女生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中,广播电视学位列第4,在其另一篇文章《从高考看考研:女生报考比例大的10个本科专业》中,新闻学位列第10。

二、男女生选择专业、职业的影响因素

1、共同看法:实用性是首要因素

在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在为何选择传媒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基本一致:学新闻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有利于拓展眼界和人脉和做新闻非常锻炼人的能力,可以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两项选择率分别达到了30.8%和45.6%。

此外,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在为这种实用性不断贮备粮食。除了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之外,他们认为,还得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对某领域的深入了解两项技能。

由上可见,传媒业学生更注重对自己工作实践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作用的实用性技能。

2、不同看法:现实与理想的反转

在本次调查中,对比男女生专业和职业选择原因,产生了有意思的差异:男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偏向于理想,强调了记者梦,但是,当他们面临职业选择时,兴趣的影响力明显不足,他们更在意的却是现实的收入。其实,可以想象,步入社会后,男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他们更看重自己选择的职业能否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现实的回报,或赢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而收入就是一个较为客观的衡量方式。

而女生则与此相反,一般情况下,她们的现实压力较小,因此,拥有较大的随心所欲空间。本次调查的结果也体现了这种反差:女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更看重学了这个专业之后可以获得什么,如人脉、未来就业的能力,然而,当她们开始思考未来职业选择时,兴趣却成了首选要素。

因此,理想与现实,在这里,有了戏剧化的反转。

事实上,这种差异同样也存在于其他一些行业,只不过由于如今传媒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这种选择更具话题性。比如,前段时间,一份光棍榜单在网上热传,其中,编辑记者因收入不高这个原因赫然上榜。在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对这个话题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认为记者价值不能单纯用金钱来衡量的女生比例高达37.97%,而29.41%的男生却觉得若属实则要考虑重新规划职业。

三、男女生对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选择和观点

1、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选择

(1)不同看法:就业方向

男生:新媒体;女生:传统媒体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对于未来的就业方向,女生更侧重于工作相对稳定的报纸、广电等传统媒体,选择比例达到了41.27%,而男生则更看重互联网公司等新媒体,大概有36.36%的男生选择了这个就业方向。

(2)共同看法:决定选择的因素

报纸等传统媒体:人脉、信息等资源的积累

APP等新媒体:能快速地接触最新技术和信息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特点、传播状态、传播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而传媒类学生在做选择时,往往会根据这些不同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自己需要的媒体单位。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这一点上的选择较为一致,57.4%的女生和42.3%的男生都认为,选择报纸类传统媒体有利于人脉、信息等资源的积累,而50%的女生和40%的男生选择APP等新媒体的主要原因则是能快速地接触到最新技术和信息。

2、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观点

共同看法一:能力锻炼的互补性

在本次调查中,34.22%的女生和34.6%的男生都认为,传统媒体可以锻炼扎实的采写功底,而新媒体则对这方面几乎没有锻炼作用。反之,22.11%的女生和25%的男生认为,新媒体最锻炼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而传统媒体这方面的能力锻炼上却是欠缺的。此外,传统媒体对思考能力的锻炼和新媒体对产品设计能力的锻炼都呈现出了这种近似互补性的差异。

共同看法二:没有在新媒体创业的打算

新媒体的出现,创造了许多财富神话,也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但本次调查的传媒类学生似乎有这种打算的人并不多。37.5%的男生和36.36%女生都没有创业打算,29.27%的男生和36.36%的女生暂时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共同看法三:需要继续读研或读博

虽说传媒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行业,但39.71%的女生和47.83%的男生还是认为,在媒体单位工作,仍需继续读研或读博。此外,即使不再深造,也必须学习除了专业知识外的多种技能,为未来就业增加砝码。

同中有异:传统媒体为何面临困境,原因分析各异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媒格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促进,对此,在本次调查中,传媒专业的男女学生们的观点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结果:他们都认为传统媒体虽仍居于主导地位,但所受新媒体的冲击巨大,不同的是,较多男生认为这是由于传统媒体在思维上没有新媒体那么活,而女生则更多地认为是因为传统媒体所受约束较多。

四、如何看待传媒业的女多男少现象

1、普遍认为女多男少将会改变未来传媒业的发展

事实上,从专业选择的性别对比就可看出,未来传媒业的女多男少现象似乎已不可避免。那么,作为将来新闻传播领域的预备大军,他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在本次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女多男少将会改变未来传媒业的发展。

而且,对于女多男少可以影响未来传媒业的哪些方面,本次调查的结果也是比较相近的:如果女性持续增加,和以往的新闻相比,未来新闻会有更加明显的情感化特征,也会更加具有人文视角,这可能和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分不开。此外,被调查者还认为,在一些调查报道中,适度的理性和严肃还是必要的,这样可能才会体现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可是,如果软新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娱乐化的倾向将会越来越明显,硬新闻的质量相应地就可能会逐渐下降。

2、从事新闻行业的男生女生谁更优秀?

在从事新闻行业的优势上,男生眼中的女生和女生眼中的自己是一样的吗?答案明显不是。在本次调查中,男生认为女生更易被采访对象接受,而女生则认为自己更加认真细致,当然这点,男生也比较认同。

那么,女生眼里的男生和男生眼里的自己呢?在本次调查中,认知一致的是,男女生都认为男生的思辨性强,但女生还认为,在新闻行业上,男生的生理优势更强,他们有更好的体力,更加吃苦耐劳,而男生则认为自己更具有创造力和大局思维。

可以说,男女生从事新闻职业是各有优势的,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在本次调查中,对于班级里男生女生谁更优秀这个问题,一半左右的答案都是差不多。

3、女生就业的忧虑多于男生

对于未来传媒行业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女性管理者,男生与女生的看法基本一致。但就算是这种发展趋势,也没有打消女生对于未来就业的忧虑,她们认为,可能会因为媒体行业的从业女性过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认为这个行业就只适合女生,导致男性的从业人员愈发稀缺,从而使得男性在媒体行业招聘时可能更具优势。

推荐阅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