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2014-09-25 01:09:37
查字典公务员网

1.一语破的法

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渡江战斗。4月22日2时,新华社在播发如此重要的新闻时,导语仅用了一句话: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30万人渡过长江,这就是当时人们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闻,其他的尽管按下后说。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更是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5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篇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么?你就得往下读。

美联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该社驻伦敦记者的一条电讯稿,它的导语给人的悬念更玄:

据警察和目击者说,今天正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数百万臣民观看下骑马巡行伦敦中部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失业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连打六响空炮弹。

失业青年向女王开枪,这关子卖得够大的,不由得你不弄个明白才罢休。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放是为了更好地抓。一放一抓,先放后抓,看似消闲,却暗藏杀机,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

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前句说总统称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后句却笔锋陡转,说总统的儿子正在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了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新晚报》1988年9月15日发表一篇呼吁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的消息,其导语虽然对人才流动未着一墨,但由于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给读者震动不小。导语写道:

9月12日,当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校友荟集东北农学院,欢庆40周年校庆的时候,全国第一位兽医外科博士、该校毕业生王宗明却游离于喜庆之外,沮丧着脸,在校内通衢大道旁支起了烟摊。

在这篇导语中,校庆是纵,摆烟摊是擒,一纵一擒,击中了人才流动机制僵化的要害。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90年5月2日,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逝世。5月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郑鸣在发布这一消息时,导语写得与众不同,特别感人:

深受青年喜爱的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正弹着钢琴创作大型歌剧《屈原》,突发大面积脑溢血,倒在了钢琴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却再也不能走在希望的田野上。5月2日,这位正值盛年的作曲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9岁。

施光南去世了,记者在这里却把他写活了。读了这样的导语,谁都会击掌叫绝。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

有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兵马俑成了行进中的中国军队,并且已到达了布鲁塞尔,真佩服外国同行们具有如此高超的起死回生术和丰富的想象力。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活灵活现,就会有人情味,就会给人以亲切感。有亲切感的导语,自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经济日报》一条报道长城学会成立消息的导语,也写得非常亲切动人:

当万里长城缓缓步入2644岁(从公元前657年有文字记载算起)高寿之时,一桩喜事降临她的脚下:中国长城学会25日在北京诞生了。

这里,古老的长城成为了一位高寿的老人,寿星得喜事,青春焕发,这多新鲜!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读了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你的印象也许就非常深刻了。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已卸任的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说,照此计算,联合国文件逐页铺起来两年内即可到达月球。

一个27万公里的数字,一个到达月球的长度,足以使你震惊不已,想忘都忘不了。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有多少?是连年在升,还是在降?新华社2000年7月31日发了一条电讯稿,导语用最权威的数字回答了你: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继续实现稳步增长。1999年底我国境内外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为90964.2亿元,比上年增加8753.1亿元,增长10.6%。

这里,数字和数字的对比,比什么语言和文字都有说服力。

7.速写勾画法

写新闻要学会叙述,但过于呆板而冗长的叙述是新闻导语的大忌。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

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满头祁连山的霜雪,满脸风沙雕刻的皱纹,这何止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人物简直就在读者眼前!

《广西日报》1992年11月30日发了一条关于桂林飞机空难的消息,导语采用的是现场描写法,很吸引人:

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阳频县杨堤乡土岭村公所白屯桥村后山腾起了五六十米高的火焰,熊熊大火烧红了半空。

不好啦,飞机撞山啦!

导语有声有色,如读小说,如读图画,读者没有不爱看的道理。

8.巧用背景法

从严格意义上讲,一篇完整的新闻稿离不开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放在哪,有讲究。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永州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知名度不高。可以说,若没有柳宗元,没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这个导语将苍白无力,这条稿子根本就不会被人看中。正因为有了《捕蛇者说》,永州养蛇才有了特殊意义,这条稿子才突然变得十分抢手起来: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电台纷纷采用。

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俱欢颜的成都,城市住宅建设迅速发展。近七年间,全市每年新建住宅竣工面积都在一百万平方米以上

《人民日报》1986年11月18日刊发的这条关于成都住宅建设的稿子,也正是由于有了杜甫诗句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烘托,导语才给人以丰满、厚实之感。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描述杨贵妃的诗句,这里用来比喻尚未世人认识的武陵风光的姿色美,含蓄隽永,文意凝聚,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新闻喜欢用群众熟悉的歌曲作开头,效果也很不错。《贵州邮电报》1992年发了一条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唱了几十年马儿啊,你慢些走的晴隆县城至中营邮路,去年来已响起了汽车喇叭声。至此,全省告别了最后一条马班邮路。

你看,马玉涛的著名歌曲《马儿啊,你慢些走》用在这里,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国庆50周年,首都举行盛大的联欢晚会,新华社发了一条通稿,导语第一句话就是引用了一句极其优美而充满激情的歌词:我们和祖国共命运,相恋到永远。含义深远,韵味无穷。

10.烘云托月法

烘云托月,实质上就是衬托。用相类似或相对照的事物作为陪衬或反衬,来充分反映所写的事物,这样的导语,最能使人神思。

《人民呼唤焦裕禄》是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冯健、周原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24年之后,三人再访兰考采写的又一篇新闻力作。这篇通讯开头非常朴实,也非常讲究,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用中华大地兴起的学雷锋新潮,巧妙地引出了文章的主题,并成功地烘托出了焦裕禄的光辉形象。文章开头含标点仅40个字:

进入90年代,在中华大地兴起学雷锋新潮的同时,人们深情地呼唤着另一个名字焦裕禄。

获1983年全国好新闻的消息《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的导语,作者用绿色衬托造林科技人员的满头白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是这样写的: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彰武县北部的章古台地区,采访举世瞩目的全国科技战线先进集体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进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而奋战在这里三十多年的研究所的干部和科技人员们,都是满脸风霜、满头白发了。

一绿一白,反衬十分鲜明。

11.抑扬顿挫法

音乐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旋律,新闻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或名贬实褒,或名褒实贬,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中国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

先说任丘地面上燃料奇缺,显然是抑。后说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显然是扬。先抑后扬,一抑一扬,任丘油田就是在这种抑扬顿挫中受到了人们的瞩目。

新华社1959年11月30日发自莫斯科的一条关于美国奥运会举重冠军保尔安德森的稿件,可以看作是先扬后抑导语的经典之作。导语如下:

据《苏联体育报》报道:美国的多次重量级举重世界纪录创造者、1956年奥运会冠军保尔安德森已经沦为夜总会老板的无情榨取的对象。

这条电讯稿的标题就叫《昔日举重冠军扬名全球,如今酒店小丑卖命糊口》,标题和导语一样,都是先扬后抑,读后使人扼腕叹息。

12.特写镜头法

拍电影离不了大量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特别吸引人。导语写作也可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或截取有特点的片断、情节,一开始就先声夺人,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感人极了。这则导语绘声绘色地写道: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多好的老师!通过这个送棉大衣的特写镜头,我们足以认识和接受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师。

走过半个世纪光辉历程的新中国,今于迎来了她50周年的庆典。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50万各族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知道,这是国庆50周年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均采用的新华社重要通稿的导语。这个并列式结构的导语,所并列的恰恰是一个个庄严、感人的重大场面,尽管写得很平实,但一个个画面还是从文字中凸现了出来。

13.曲径通幽法

元代翁郎夫说:山似论文不喜平(《尚湖晚步》)。比喻文章要充满激情,像高山似的有起伏。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迁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在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遭受了意想不到的严重挫折,一下子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如何报道这件事,中外记者在导语的表现手法上,有些不一样。试看两例:

中国体育报9月29日电奥运会乒乓球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风云突变,在分组赛中表现较佳的中国选手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在单打中均被淘汰,未能进入前4名。

法新社汉城9月29日电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很显然,《中国体育报》的导语单刀直入,简明实在,一目了然。而法新社的导语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去写谁失利、失利的后果等事实,而是恰当地运用了避实就虚的手法,把中国乒乓球男选手全军覆没这一新闻事实反映出的本质介绍给读者。无疑,这一表虚内实、曲径通幽的导语写作手法,更能吸引人。

14.一张一弛法

射箭手最明白一个道理:放松弓弦正是为了拉紧弓弦。在新闻导语中,先写正常的东西,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人民日报》1982年5月15日消息《如此奇怪的进出口贸易》的导语,就是用的这样的手法:

去年7月至10月,北京市二轻局和天津市塑料公司先后6次与港澳3家公司的商人签约,购买了一批高压聚乙烯。然而,这批进口货是地道的国货北京产品,它无需经过海关口岸,根本就没有离开过北京的仓库,却完全用外币支付。

进口产品本是非常正常的事,进口的产品却是地地道道的本国本市的货,这就非常不正常了。从非常正常到非常不正常,这一张一弛,就叫人有看头了。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

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如此之大,写来更是具有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芒。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还在80年代中期,湖北省京山县就非常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1985年11月1日《光明日报》为此作了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10月28日,记者在湖北省京山县高湖街村的信用社前,看到一张因日晒水淋而褪色的广告,内容是县政府关于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30条规定。该村农民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20天前在这张布告跟前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相阅读,一片欢腾。

我早就说,共产党不会亏待我们种田人,这不是县委心里有我们!一位老农这样发表评论。该村有些农民本来因负担过重曾要求退责任田,现在都已收回要求,安心种田了。

京山县抓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是从今年6月开始的,到10月底止,全县已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688万元,占原全部负担的40%,人均减少15元9角。

这个导语由三个自然段组成。前两个自然段为次导语,第三个自然段为主导语。次导语和主导语在结构上构思奇巧,环环相连,层层递进,不断升华,互为因果。第一自然段写一张褪色的广告,是写小。第二自然段写广告效应,是对小的提升。第三自然段写全县的减负工作,是大的表现。由一张广告,到全县工作,该篇小中见大的运笔技巧令人叹服。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刷新了由美国选手麦克尼尔保持的1.76米女子跳高世界纪录,震动了国际田径界。国内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大多是就事论事。而美联社的电讯稿却能着眼于这一新闻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其导语全文如下:

美联社11月17日电 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

你看,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则评论式的导语,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声音若清脆、悦耳、有滋有味,必定会撩起人们的兴趣。看戏是这样,读小说是这样,浏览新闻亦是这样。新闻导语本来就讲究一个导字,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先进模范作报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样的消息也容易写得程序化。但《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

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读了这个导语,听了与会者的议论,我想读者一定是动心了,一定会在心里说:这样的报告太好了!

有些导语,并不直接写出声音,但字里行间却让人感到声情并茂,此处无声胜有声。请看1936年度普利策 奖《当狮皮战鼓敲响的时候》的导语:

直径5英尺的狮皮战鼓敲响了,这鼓声同意大利投掷在埃塞俄比亚北部阿多瓦和阿迪格拉特的炸弹爆炸声连成一片今天,洛尔塞拉西皇帝下达了等于向意大利宣战的全国总动员令。

导语中虽未用咚咚二字,但至今读起来仍似乎有咚咚的狮皮战鼓声在耳畔回响。

17.拉近时间法

新闻最讲究的是时效性。时效性对记者的要求很高。由于人的精力和条件的限制,有时确实很难做到,但很难做到不等于做不到。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还是能够想出办法使旧闻翻新的。这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新华社电讯稿《上海把最后两辆人力车送交博物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受到了人力车工人的欢迎。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新华社驻地记者当时可能并没有很在意这一件事。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突然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

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显然,这条今日新闻是过去被耽误了的旧闻翻新,是采写者有意等出来的。由于有了鲜活的今天,发霉的不久前、日前终于没了踪影。这就是聪明记者的高明之处。

据1992年第7期的《新闻与成才》杂志介绍,西方媒体对新闻时效性尤其重视。如有一条消息导语的初稿是这样写的:

州长昨天作出每月节约25000美元的工资开支的决定,州公路局因此裁员10名。

这在我们看来,时效性可以了,但人家并不满足,见报时改为:

今天,10名公路局的职员卷起铺盖离职了。他们是州长为了每月节约25000美元的工资开支所作决定的牺牲者。

拉近时间,能用今天就别写昨天,这就叫新闻。

18.提问作答法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是新闻的一大功能。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

6月9日到12日8时至8时30分,记者到中央国家机关8个部委门前作了一番观察,发现各部委迟到人数最多的竟有371人,最少的也有124人。

难怪一位外地来京的同志说:如果你早上8点准时到中央一些部委办事,保准办不成!

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这条消息当时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消息至所以成功,关键就在于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假若平铺直叙地写来日分据记者观察,一些中央国家机关上班迟到现象严重读者就绝不会这么关注。

《江陵报》是湖北的一个县级小报,1980年因为发了一个关于屈原故里的提问式消息,其作品被荣幸地收进了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新闻选》一书。这篇消息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屈原出生在哪里?人们一般认为在湖北秭归。郭沫若1965年就曾给秭归题词屈原故里。然而,湖北江陵县志编研工作者经过4年考证,最近得出结论:屈原故里属江陵。

小报提出新问题,挑战大人物(郭沫若),难怪这条消息会被专家、学者看好。

19.有意重复法

重复可以产生旋律,重复可以产生美感。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导语相反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

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这是一条信息量很大的导语,除85秒表达的是同一信息外,其余三句,每句都是一条信息。然而,在这些信息当中,唯有85秒这个纪录,让人震惊。因为这是当今两大拳王之间的较量,85秒钟获胜,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正因为如此,聪明的编辑在处理这条稿件时,特意重复使用了三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水!水!水!西双版纳的傣家人,在欢呼声中迎来了傣历的新年。

《人民日报》发表的《欢腾的西双版纳》,导语极其简洁,但却重复使用了三个水字,一下子就使五彩缤纷的泼水节现场跃然纸上。

20.化整为零法

人有阅读习惯,文有审美要求。虽说目前还没有一本教科书硬性规定一篇新闻导语只能写多少字,但拉拉杂杂、黑糊糊一大片的导语肯定不受读者欢迎。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

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