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经验分享 >调剂成败案例:挖掘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调剂成败案例:挖掘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2014-04-21 04:04:35
查字典公务员网

这里有两个案例:一个是调剂成功的案例,一个是调剂失败的案例,希望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对你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案例一

小萱: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一学生 初次考研报考院校:厦门大学

小萱属于典型的湘西女生,性格泼辣,风风火火,敢做敢当,但是有时候也有些过于单纯,对自己想要做什么考虑得并不周全。第一次考研时她的初试成绩并不理想,离报考学校的复试线还有5分的差距。面对这个成绩,沮丧失望的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工作嫌没劲,调剂又说是鸡肋。犹犹豫豫了半个月后,才开始寻找调剂信息,最终并没有等来面试机会。第二次考研时,她选择了谨慎,在销声匿迹大约半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这所千年学府。

案例二

小曹: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研二学生 初次考研报考院校:北京大学

小曹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就读,来自湖南益阳的他高中时是理科生,高考时被调剂到人大哲学院。数理能力强悍的他除了将数理逻辑玩得很溜之外,还在数学系修读了数学专业的第二学位。他报考的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世界经济学专业,初试成绩405分,排名非常靠前。由于北大经院的复试考察范围很广,同时需要修读哲学、数学、经济学三个专业的小曹精力实在有限,除了复习初试需要考察的宏观、微观、政经之外,对于复试需要考察的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等课程,他基本上一点儿也没有涉猎。他的出局在在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被北大拒之门外之后,小曹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寻找调剂信息。他先后向中央财经大学、农科院、暨南大学三所院校发出了经济类专业的调剂申请,最终获得暨大的面试机会并成功得到offer。尽管高考和研究生考试都没有走出调剂的宿命,一向自信的他依然积极乐观,并在全力准备重新回到北京攻读博士学位。

【分析】选择在本文中呈现这样两个小故事,并不是想要向各位考生朋友说明谁优谁劣。因为,即使一些看似正确或者错误的选择,也是适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境。小曹初试成绩极其出色,复试出局,过400的高分让他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并且他自己也有接受调剂的意愿,最终在积极地联系之后去了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小萱初试成绩差强人意,没进复试,调剂只可能选择A类地区的二类高校或B类地区的高校,她自己对于是否要接受调剂也态度不明确,磨磨蹭蹭,最终连调剂的面试机会也没有得到,所幸她第二次的研究生考试非常顺利,最终也能继续深造。从这两个案例中,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复试辅导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1.是否愿意接受调剂,在考完研之后就应该有心理准备。调剂毕竟是在正常录取成为不可能事之后的次优选择,所以是否愿意接受调剂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如果你愿意退而求其次,那么你就应该早做准备,为自己制定一个尽可能周全的调剂预案,比如选择什么专业,去哪个地区,上什么类型的学校,底线是什么;那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有宁缺也勿滥的想法,那就全力做复试的准备,万一马失前蹄,也不用耗费精力去走调剂程序。

2.最好通过全面撒网的方式扩大目标范围。研究生考试调剂信息一般在当年的三四月份就会在研招单位的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公众网站上专门发布,一般公布出来的信息比较真实可信。另外,你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同学、朋友、亲戚、老师的关系网去打听调剂信息,或者直接打电话到你觉得有可能需要调剂考生的学校询问具体情况。而且,开始时一定要全面撒网,千万不要从开始时就局限于某几个或某一个学校。当然,在选择时你最好能根据自身的条件、意愿选择一些目标高校,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例如,如果你想去上海读书,那就把主要联系的重点放在上海地区的学校,其他地区的学校一般都可以不考虑。

3. 要打电话咨询,和目标学校一直保持联系。考生通过信件和电子邮件耗费时间较多,而且这个时候各大院校的研招办通常都比较忙,通过信件和电子邮件联系的方式,研招办的老师一般是没时间给你回复的。有的考生交了材料后就再也不与相关学校联系了。切记这个时候可能正是这个学校确定复试人选的关键时刻,所以,你一定不要认为交了材料就万事大吉,最好能和你调剂的学校保持一定的联系。

4.若愿意接受调剂,在成绩出来之前就要多了解条件和程序。调剂比正常复试录取的条件、程序都要复杂,你可能在初试之前一直都忙于复习,根本没有精力去了解相关的信息。那么在考完之后,有心接受调剂的你就应该开始有意识地系统了解调剂的相关信息了。你可以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四大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以及我们的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网获得过来人的经验体会、专家的指导意见和院校的调剂条件等。

5.最好向有过调剂经验的过来人请教一些具体细节。目前,网络上关于调剂的相关信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优劣难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接受调剂的打算,那就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找过来人请教一些具体细节。过来人亲身体验过的经历肯定让人印象深刻,而且也能够让你获得一些在其他资讯平台上找不到的信息,而且你还可以就自己关于调剂的一些疑惑一一向过来人仔细请教。

6. 要抓紧时间,积极准备,有重点地复习。由于现在实行差额复试,所有肯定有一小部分参加复试的考生不能被录取,因此大家要重视复试。在复试的前期准备中,信息搜集是最重要的,比如:复试的时间、地点、考官等情况;复试的内容、范围及考查方式。一般来讲,考生的专业知识、科研潜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是复试考查的重点。复试是考生全面展示自身形象和气质的最好时机,因而考生要注意表达技巧,态度要真诚、从容,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