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行测 >判断推理 >盘点“奇葩”逻辑题 扭转思维助国考

盘点“奇葩”逻辑题 扭转思维助国考

2014-09-15 10:09:53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是考生们很头疼的一个部分,因为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推理和日常思维有很大区别,所以学逻辑第一件事就是要扭转日常思维,下面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奇葩的逻辑判断题,在盘点的过程中帮助考生扭转思维,训练逻辑判断能力。

例题一:公考逻辑PK行业潜规则

山西醋产业协会某前副会长称,在市面上销售的山西老陈醋中,只5%是不含加添加剂的真正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中国调味品协会某副会长就此事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要按国家标准加添加剂,就没有安全问题。有些企业强调自己未加添加剂,这对按正常标准加添加剂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

以下哪项陈述能够从该调味品协会副会长的话中合逻辑地推出?

A.如果不按国家标准加添加剂,就会有安全问题。

B.要想促进技术创新,就应当提高行业的国家标准。

C.某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定得太高,不利于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D.为了保证公平性,企业或者不应该生产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或者要对产品质量高于国家标准的事宜秘而不宣。

【答案】D

奇葩星级:★★★★★

要么不生产高标准产品,要么生产了还不能说,这简直就是嫌我们添加剂吃得还不够多啊。

扭转思维:公考逻辑是形式逻辑,与语言内涵及生活常理无关,根据日常常理我们很容易错选前三个选项,接下来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就按照公考逻辑的思维来对此题进行详细解析。

题干只要按国家标准加添加剂,就没有安全问题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按标准加添加剂没有安全问题,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而选项B和选项C提到的内容与题干无关。

题干有些未加添加剂企业强调自己未加添加剂,这对按正常标准加添加剂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即强调未加添加剂不公平,否定后件能推出否定前件,所以要公平就必须不强调即秘而不宣,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

例题二:公考逻辑引发信任危机?

哈佛大学充满了一种自由讨论,自由辩论的气氛,质疑、挑战成为学术研究之常态。以至有这样的夸张说法:你若到过哈佛大学,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了。如果上面的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定为假?

A.你若到过哈佛大学,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牛顿所说的任何一句话

B.你到过哈佛大学,但你有时仍可能相信有些人所说的有些话

C.你若到过哈佛大学,你必然不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

D.你若到过哈佛大学,你就必然不再相信有些人所说的有些话

答案:B

奇葩星级:★★★★

虽然现在社会道德滑坡,诚信出现危机,但就如《后会无期》所说:即使是一个混蛋也还是可以局部信任的。可在公考逻辑里面,有时候相信一下有些人说的有些话也是错的?

扭转思维:公考逻辑推理有严格的推理规则,比如直言命题的六种形式之间就存在着各种矛盾、推出和反对的关系,如果将生活常理代入逻辑考题,错误率就会很高。

要做好此题就要掌握好直言命题的六种形式及其之间的关系,题干你就永远不可能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了是所有非形式,因此能够推出A选项的某个非和D选项的有些非,而C选项本身就是所有非形式,所以也是真的,只有B选项是有些是的形式,与题干的所有非形成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题干陈述为真,所以此选项为假,为此题正确答案。

例题三:公考逻辑引发出生谜案

如果有人出生于60年代,那么他肯定读过《毛主席语录》,李同读过《毛主席语录》,则:

A.李同一定出生于60年代

B.李同不可能出生在70年代

C.李同出生于90年代

D.李同可能出生于任何年代

答案:D

奇葩星级★★★

你可能是60后,也可能是70后或者90后,可你怎么可能出生于任何年代呢?

扭转思维:题干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出生于60年代读过《毛主席语录》,李同读过《毛主席语录》即肯定了命题的后件,肯定后件不能推出肯定前件,所以选项A错误,而B、C表述绝对化且毫无根据,D选项为可能性答案,因此为正确答案。

例题四:公考逻辑缉拿珠宝大盗

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赵是作案者。

赵说:孙是作案者。

孙没有说一句话。

依据以上的叙述,推断出谁是作案者,谁是无辜者?

答案:张、李、孙是作案者,王、赵是无辜者。

奇葩星级:★★★★★

都说别人作了案,典型的狗咬狗模式,唯独孙一言不发。警察说了: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别人最多说一句,张非要多说一句,古人云:言多必失。他是怎么暴露自己的呢?

扭转思维: 如果王是无辜者,则说真话,他会说自己没有作案;如果王是作案者,则说假话,他也会说自己没有作案。也就是说,无论何种情况,王都不可能说自己作案。由此推出张说假话,张是作案者。进一步推出王是无辜者,说真话;再推出李是作案者,说假话;再推出赵是无辜者,说真话;最后推出孙是作案者。这就是一点破、全局破的道理,而虽然孙一句话没有说,照样把他揪出来,这就叫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啊!

例题五:公考逻辑之正房大战小三

小王夫妇请了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参加他们的家庭舞会。舞会上没有一个男人同自己的妻子跳舞。小王请了小丽跳舞,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小英的丈夫正和小兰跳舞。那么小王夫妇、小李夫妇和小张夫妇分别为:

A.小王 小兰,小李 小英,小张 小丽

B.小王 小兰,小李 小丽,小张 小英

C.小王 小英,小李 小丽,小张 小兰

D.小王 小丽,小李 小兰,小张 小英

答案:B

奇葩星级:★★★★

舞会上没有一个男人同自己的妻子跳舞。这揭示了一种深刻的社会现象。在小三当道的今天,正房也毫不示弱,能否擦亮双眼,揪出小三,就要考验正房的大智慧了。

扭转思维: 找准一个男人下手,方能拨开迷雾。小王请了小丽跳舞说明小丽不是小王的妻子,小李的舞伴是小张的妻子说明小丽不是小张的妻子。因为如果小丽是小张的妻子,那么小丽就应该和小李跳舞,但小丽正在和小王跳舞,所以小丽不是小张的妻子。小丽既不是小王的妻子又不是小张的妻子,那么小丽只能是小李的妻子。反过来,小王请了小丽跳舞说明小王不是小丽的丈夫,小英的丈夫正和小兰跳舞说明小王不是小英的丈夫。因为如果小王是小英的丈夫,那么小王就应该和小兰跳舞,但小王正在和小丽跳舞,所以小王不是小英的丈夫。小王既不是小丽的丈夫又不是小英的丈夫,那么小王只能是小兰的丈夫。所以小李和小丽是一对,小王和小兰是一对,剩下的小张和小英自然也是一对了。

经过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对以上五道题的盘点,大家要明白在答题时应保证公考逻辑的正确性,扭转日常思维,避免将生活常理代入判断是第一步,在戒除了日常思维的影响后,还应该学习系统的推理规则,如此,方能保证逻辑判断部分的正确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