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考试热点 >【文化】时政热点:随迁子女入学的条条框框别太多了

【文化】时政热点:随迁子女入学的条条框框别太多了

2017-02-16 01:02:53
查字典公务员网

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

2017选调生考试交流群:159647508

【导语】选调生时政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中还是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为了帮助选调生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时政知识,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网整理国内外时政热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最新时政热点文章:随迁子女入学的条条框框别太多了

衡量随迁子女是否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关键还是要看有多大比例的随迁子女能在城市平等入学,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随迁子女可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哪怕他们100%能进公办学校,这也是不公平的。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通知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制订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政策。

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能否给随迁子女提供更便捷的同城入学机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早前,很多地方已实行基于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但随迁子女的入学门槛却越来越高。比如上海要求随迁适龄儿童及其父母的一方都持有在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才能入学,这一规定落实后,符合在上海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反而减少。以居住证为主要指标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虽然有着良好初衷,但是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一些城市希望以提高入学门槛的方式来限制城市人口,城市管理者担心,提供便捷的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会让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有些地方政府无视国务院流入地为主,公办为主的教育原则,试图把责任推给随迁子女流出地。对此,我们必须强调流入地政府保障义务教育的责任,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城市无法入学,要追究流入地政府的责任。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一直以县乡(区县)财政保障为主,接受随迁子女入学,会增添城市各区县的财政负担,这自然削弱地方政府接受随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对此,国家有必要改革和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由县乡(区县)财政为主调整为由省级财政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在省级财政统筹下,区县不再需要为随迁子女入学承担额外的负担,这也能为学费随学籍走创造条件,使得一名学生从一省流出时,学费也能流出到流入地。

衡量随迁子女是否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关键还是要看有多大比例的随迁子女能在城市平等入学,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随迁子女可以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哪怕他们100%能进公办学校,这也是不公平的。要真正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就应该逐步取消随迁子女城市入学的门槛限制,努力让随迁子女无条件入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