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选调生 >备考资料 >考试热点 >选调生考试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选调生考试热点:银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2015-05-05 04:05:53
查字典公务员网

2015年选调生考试时事政治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中还是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为了帮助2015年选调生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时政知识,查字典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网整理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汇总,为2015年选调生考试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时事备考资料。

【背景链接】

据统计,我国发行信用卡逾4亿张,每年信用卡交易总额超13万亿元。按规定,银行应对信用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密。2015年1月调查发现,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一条条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隐私的信用卡开户数据,在网络上形同赶集公开贩卖。对此,有银行人士称,如果在银行有一定权限,个人信息几乎是透明的,对于这种内鬼并没有太多的办法,基本上靠道德约束。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将客户相关信息用于本行信用卡业务以外的其他用途。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网络服务者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但现实是,监管部门种种规定屡成一纸空文,导致大量客户信息被泄露,形成了信用卡信息交易黑色产业利益链。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将信用卡按地区定制,先试用后付款,并根据个人信息品质不同标价,价格每条从2分钱到5元钱不等。

【深度解析】

[原因分析]

一是监管部门没有将商业银行对客户信息保密纳入监管追责范围,对银行制定的信用卡保密条款缺乏统一规定,致使各银行信用卡保密规定五花八门,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二是商业银行没有将信用卡客户保密工作置于相应高度,内控漏洞多,惩处不力,致使一些银行内鬼私自将客户信息卖给不法谋利机构或个人。

三是公众面对银行等强势经营部门,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服从的境地。银行要寻求自身风险最小化,同时也将利益最大化掺入到对用户的强制条款中。由此,公众不但让渡了自己的权益,还奉献了自己及亲属的私密信息。从而让银行有更大的运作公民信息、信用、存款和消费规律的可能。相应的,公众对银行的制衡与监督的权利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足够透明度的舆论监督,没有垄断企业的问责机制。

四是客户维权困难。银行在泄密担责中处于强势地位,客户处于分散状态,加之法律存在问题,在信息泄露维权时,无法与银行抗衡。对银行信用卡相关条款,客户也只能被动服从。比如按规定,消费者如果要维权,自己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而对于信息如何泄露、泄露给谁、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这一系列举证难题靠个人难以完成。而且,银行对信用卡保密条款的表达晦涩,常将与保险、超市、网站等合作方共享个人信息等字样置于合同不起眼位置,故意打免责擦边球,使消费者在不知情中就授权将自己信息转手,一旦遭遇泄露信息时,消费者如果想追责,这些免责条款就成了银行的挡箭牌。

[影响]

信用卡信息泄露社会危害巨大:

一是极易诱发金融犯罪,导致信任卡信息犯罪呈日益增长态势。尤其在一些存在漏洞的理财平台,注册会员只需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卡号等信息,即可划转资金,会给信用卡持有者造成资金损失。

二是影响银行社会形象和声誉,还增加了人们对信用卡安全的担忧,影响银行拓展业务。

[措施]

一是堵塞泄密源头,商业银行要制订严格内控制度,对泄露或故意买卖银行卡信息的银行员工除追究行政责任外,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责。

二是监管部门加大对金融企业、合作机构等信息泄露源头处罚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对合作机构审查。同时,加强隐私保护,对泄露银行客户个人信息的机构,一经查实除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外,一律吊销高管任职资格。

更多选调生考试相关信息请关注: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