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国考申论新题型分析及预测
查字典公务员网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在考前的冲刺阶段,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为考生梳理历年国考申论新题型,总结规律,为考生做2017国考申论考点预测,供考生参考。
一、国考申论最新题型
(一)归纳概括题新题型
归纳概括题较为喜欢考察概括问题、原因、影响、争议、概念等,近几年也有灵活趋势,如:
1.补充小标题
(15年市地)阅读给定资料2,在横线处填入这则材料的标题和三个部分的小标题。每条不超过20字。写作标题的根本前提是不跑题,在此基础上才会要求短小、文采、新颖。这需要紧扣材料去概括标题所辖材料范围的核心思想,这与中小学课本中对文章进行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如出一辙,在把段落大意概括出来后,将其浓缩为一个动宾或对称式结构或带有比喻词的短句即可。
2.填空题
(15年副省)请在给定资料1的三处横线上各填一句话,使该则材料的语义连贯完整。....在答题卡上按可见,技术创新不仅......同时.....因而.....的句式作答。这类题目看起来难,其实考生只要读懂了这句话的前几段材料,并看清楚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就能从材料中找到答案,例如可见是在下结论,所以这句话是对前面段落的总结,而不仅同时表示并列,紧接的应是技术创新的两个意义。
(二)提出对策题新题型
提出对策题一般考察就某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由材料中的问题、原因、经验教训推理对策即可。但也出现了对考生在突发事件中应急应变能力的考察。
(2012年副省)给定资料1中所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这道题中资料1所反映的问题是食品黑加工被曝光问题,属于突发事件,领导派你处理,那就不能只按照常规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进行,必须马上对该事件作出应急处理,按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办事流程来作答。
(三)贯彻执行题新题型
贯彻执行题偏爱宣传大类的应用文,如书信、宣传手册、倡议书、讲话稿、短文、短评等,文章结构无非是发文事由+具体事项+结语或开场白+讲话内容+结语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较好操作,但即使是应用文,这几年也出现了一些不常用的文种,如:
1.调查问卷:围绕调研需要获取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调研对象,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以客观题为主。客观题是选择题,给出选项,供调研对象选择;主观题部分为问答题,是开放型的,主要是为了补充问卷客观题部分没有涉及的内容,让调研对象有更大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家应紧扣题干给定的调研内容和对象,结合日常生活中填过的问卷来迁移。
2.备寻要点:顾名思义就是为领导在记者通气会、新闻发布会等会议上准备好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和答案要点。所以这类题目需要结合材料中的会议内容来设计,不可胡乱发挥,偏离会议主题。
3.导言:(2016年副省)某美术馆正在策划艺术家黎明的作品展,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这一作品展撰写一则导言。围绕黎明的创作主旨、作品材质、艺术追求作答。导言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卷首语、引言,难度系数并不大。且在这道题目中,已经明确告知导言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所以本质是概括材料中黎明作品的创作主旨、材质、艺术追求。
(四)综合分析题新题型
综合分析题倾向于谈对一句话、一个词的理解,对一个社会现象、政府政策的看法的考察。当中也出现过一次观点反驳题型。
(2012年副省)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这道题的问法就异于传统,应看到反驳二字的突兀,所以考生除了要亮明正确的观点以外,最为关键的是要从材料中将能够反驳A的所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找出来,这不但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能力,还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考生应因时而变。
(五)申发论述题新题型
申发论述题题干基本会给定话题或主题或者一句话,让作文的写作对象一目了然,近几年在命题方式、文章文体上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上来说,更加倾向于人性化、文学化。除了要求考生能写出一篇合格的议论文,更要求考生的文采。
二、国考申论新题型预测
通过以上分享,广大考生可以发现,国考申论近几年虽有新的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材料,考察的最根本能力还是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所以要真正实现从国考战场上炮灰到炮弹的逆袭,广大考生首先还是应打好基本功,练习好几种基本题型。
同时,为了让诸位考生在考场上更能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建议大家在备考时注意一下概括特点、问答填空等题目;在应用文写作方面可以了解新闻稿、微博、回帖、会议记录、说明书、请示、指示、公函、题词、慰问信、咨询信、条例、海报启事类、对联、困难补助申请书、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等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在对策题方面应当了解政府日常基本办事流程,掌握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手段;申发论述(大作文)方面要多积累素材,古诗词、领导讲话、理论政策、经典故事、原理效应,同时还要多注意议论文的多元论证方式及驳论文的写作,让自己的文章更加严密、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