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基础护理知识:我国现代护理的发展
查字典公务员网
护理工作是一项平凡而崇高的工作。现代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医学体系中的确立,是医学发展史的巨大进步。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揭开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跌宕起伏的社会中诞生、壮大并走向辉煌。
一、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是中国成立后护理工作的规划、整顿、发展期。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我国护理工作者奔赴朝鲜战场。
1950年,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医学教育实行高、中、初三级制,护理列为中级专业教育。
1954年张开秀和黎秀芳,创造性地提出了根据病人病情分轻、重、危三级护理的分级护理制度。
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尊重护士的高尚劳动,《中国青年报》刊出尊重护士的劳动支持护士的要求,《健康报》登载积极解决护士问题等相关社论与文章。
1957年4月12日《健康报》全文发表卫生部关于改进护士工作的指示。
二、1966年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护理事业的停滞与低谷时期。中国护理事业进入无序状态及历史低谷时期,影响了中国护理数十年的发展。
三、1976年10月以后,迎来了建设我国现代护理的春天。
1979年卫生部颁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和晋升条例(试行)》,明确了护士的技术职称级别。
1979年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发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明确规定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这一重大举措,对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护理专业,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983年,我国著名护理专家王秀瑛教授以她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成为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1984年1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了全国高等护理专业教育座谈会。
1985年批准北京医科大学等11所医科大学设置护理本科专业,学制5年,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1995年前后,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民间团体和组织的合作,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进入到一个生动活泼的新时期。
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凝聚着几代护理工作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心血,承载着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使命,表明了护理工作是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