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北京考研:传统与新兴的法学院校

北京考研:传统与新兴的法学院校

2014-07-25 11:07:08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不知何时,网上流传一篇法学奇文《虚弱的法学与堕落的法学院》,其对中国法学及法律教育的发展现状批判强烈到无以复加。本文并不是该文之注脚,但该文在法学研究生考试方面的分析也能体现法律与法学的发展现状。本文所列举的法学院绝非全部,而选取较为有代表性的法学院。

总体而言,传统法学重地五院四系已经不能够再一统江湖了,而新兴法学院的发展也不可小觑。京内法学院得天独厚而积极有为,。本文特选此两个维度、四个板块来分述法学考研整体状况,但也会谈及到其他知名法学院。与京外相比,京内确实有其优越的学术条件与更加开阔的学术平台。法学界人才流动也能反映这一点,而从近几年研究生报考情况可以看到,报考京内研究单位的考生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省市。

一、 传统京内法学院:位列三甲,谁与争锋

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及中国政法大学

这三所法学院实力当然不用介绍,三者的考试难度也较大,而且考查的模式也相当,不同的是北大法学院由于不指定参考书且由于受北大名气影响报考人数多而难度更大。北京大学法学院通过研究生考试录取的人数较少而报考人数较多,招录比例1:20甚至是1:30都有可能,因而很多考生要几年的努力才能考上。在录取方面,并不是每一个过了复试线的考生都能进复试,而是要看复试的比例,比如2011年法学复试线为345分,而法理学专业实际能进复试的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线也近360分。

北大法学院另外一个难考因素是其对信息的要求很高这就是不指定教材的影响。网上有很多版本的必看教材,这些大体上涵盖了所有相关专业老师的著作及授课教材。但考生需要仔细甄别,甚至是搞清楚各个专业出题老师的偏好及学术思想与近期关注点。比如说诉讼法专业的陈瑞华老师,连续在2010、2011两年都出到了非法证据问题。有些专业出题老师较多,就要求对这些老师的研究方向与偏好有所了解,比如说法理专业试卷近三年都有很大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提醒我们,要想取得高分,了解一个老师的思路并不够,需要多方搜集信息。顺便一提的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老师们有些会在每年的暑期讲课,其内容就是研究生考试的辅导课,考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音频资源,这些课程会给大家做一个很精致的梳理,而且某些专业可以透过主讲老师的信息预测到该年的命题人。因而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讲,北大法学院的考研还是一场信息战。

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考试模式较为相似,二者都指定参考教材,然而难度并不比北大小多少。人民大学法学院作为法学界的圣地,其名声早已蜚声海内外,而且也算是罕有的各法学招生专业皆全国领先的法学院,其受到亲睐可想而知。据数据反映,人大法学院2011年研究生招录比高达16:1,竞争显然是非常之激烈。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2012年的招生简章中突然又加了几门理论法学的考查内容,法理学的权重被新加入的宪法与法制史所降低,从而实质上变以前的六门为八门课,无疑对考生的要求大大提高了。人大法学考的研究生试题是从题库中随机选取的,而且每年都会有新题入库,因而复习起来便要注意全面撒网,因为相对而言没有什么热点与重点。另一方面,人大对英语的要求也是众所周知,且复试英语也较为复杂,这也是其难度较大的一个影响因素。但另一方面,人大考生只要过了复试线便能进复试,进了复试即使未被录取为法学硕士也可申请调剂其法律硕士。因而那种英语好、各个专业基础都较扎实的同学可以考虑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无疑是翘楚中的翘楚,其法学院规模之大、名师之多、实力之强让无数学子披挂上阵,然而其难度显然不是跟招生人数成反比,实际上,其考研科目之多,大概是绝无仅有。而且,就笔者所了解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每年都会接收一部分校外调剂的学生,这无疑是增加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而且2012年的招生简章大大改变了考试模式,从而主观题的比重大大增加,因而这是一场硬仗。以下是2012年和2011年的报录比:

2011年

2012年

招生人数

报录比

招生人数

报录比

法学理论

23

8:1

19

7:1

法律史

11

7:1

9

14:1

宪法与行政法

60

7:1

57

7:1

军事法学

6

8:1

4

4:1

法律与经济

11

8:1

9

11:1

人权法学

5

4:1

4

3:1

民商法学

93

6:1

82

9:1

诉讼法学

36

9:1

33

9:1

经济法学

62

8:1

55

8: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

7:1

18

6:1

知识产权法学

31

9:1

26

9:1

刑法学

80

9:1

70

10:1

诉讼法学(刑)

58

7:1

51

8:1

证据法学

6

5:1

5

9:1

国际法学

81

6:1

71

6:1

从这个表格看得出来,中国政法大学考试的难度大大低于前面两所学校,这大概跟专业性强及招生人数相对较多有关。但考生丝毫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好多优秀学子报考中国政法大学都铩羽而归。

二、 新兴京内法学院:天时地利,势不可当

清华大学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本来,新兴法学院是与中国法学教育的时代背景及法治社会的进步密切相关的,全国六百多家法学院总有些要后来居上,这些后来者往往传统少因而背负的包袱也少,一旦要发展,那也是相当之迅猛。或许它们并不在每个法学二级学科上都表现突出,但毫无疑问,它们都或多或少在某个专业上表现突出而受到学界的重视。这就是后发优势,它们往往是一些著名的偏理工科类的大学,而一旦重视法学,那么雄厚的基础便能够迅速吸引一大批法学名家并因而建立一些特色学科。

清华大学法学院毫无疑问是一匹黑马,由于历史原因,清华法学院复建不过十几年,但很早便在民商法学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形成三足鼎立之状。且近几年清华不断吸引资金、广纳贤才、并广泛参与国际交流,一下跻身全国前列,虽难免有学科不够均衡之缺陷,但总体发展却很喜人。前不久的英国知名排名机构QS评出全球前一百名的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所上榜的法学院,并取得第45名的好成绩。这大概能表明其总体发展的状况,且法学院大多数主要学科都有领军人物,比如民商法的崔建远、韩世远、王保树、施天涛、朱慈蕴等,法理学科的江山、高鸿钧、许章润等名师,刑法方面的张明楷、周光权等。诸位亦不用担心研究生的前途问题,清华法学院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等方面事实上是很受欢迎的。在研究生招生方面,清华法学院近两年招生持续减少,11年统招23人,12年21人,这与其他法学院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清华法学的考研难度可想而知。清华大学法学院的考研难度不止于此,关键在其考试模式,初试科目就两科,其一为所有人必考的法理学,另一门为各专业的专业课。不指定教材,且出题极为开放且深入。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对各方面都要很熟悉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涉猎。单单法理学一门,让很多英雄望而却步,甚至还有些法理专业的考生法理学不能过线。所以,那些平时广泛涉猎经典、在理论方面有所积累的同学不妨好好考虑清华大学法学院,一定是很值得报考的。由于最近几年的报录比并未被公布,而前几年的报录比未必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招生人数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只能从复试线的变化窥得一二。以下是近三年法学院复试线:

公共课

专业课

总分

2010

50

90

340

2011

50

90

350

2012

50

90

360

可见,这几年的总分在不断提高,这跟其不断缩小的法学硕士名额有直接关系,另外,跟北大法学院一样,并不是只要过线就能参加复试,比如说2012年的法理专业的初试线实际上是375分,其他专业方向可想而知。

自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刑法名师赵秉志等出走北京师范大学之后,其刑事法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北京师范大学也开始在法学方面崭露头角。积重难返且处在全国缩招学术型研究生的大环境下,其招生名额十分有限,其2011年与2012年法学硕士生名额皆只有20个。对刑事法感兴趣的考生可以认真考虑北师大法学院。北师大法学院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京内其它几所法学院的情况。这几所在京的新兴的法学院一般都有些名师坐镇,比如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有谢晖与徐昕等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的龙卫球与高全喜等名家,有名师情结的同学不妨选择这些研究单位。

只要考生能够全面而正确地看待自己,能够理性地看待研究生考试,扬长避短,认真择校,再加上勤奋努力,全面搜集信息,那么在明年的考试中就一定能够跻身那些少数的幸运儿中。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