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复习指导:道德的起源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复习指导:道德的起源

2014-11-19 03:11:43
查字典公务员网

曾有人做了这么一个实验来说明道德的起源,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实验室这样的: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狠狠揍了一顿,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猴子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它四只猴子狠狠揍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其他猴子扁。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人们不仅根据这些准则来评论一个人的行动,而且也根据这些准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当一个人按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合乎道德的;一个人不按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或是直接违反这个集体的行动准则去行动时,我们就说他的行动是不道德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各个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反映,它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那么道德究竟怎么产生的呢?道德产生需要这么几个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否则一个人孤零零行走于世界之中,从不和任何人联系,他从不与他人有瓜葛,他就从不思考自己的行为适当是否的问题,也就没有道德产生的客观环境,所以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那么道德产生有了客观条件是否还要有主观条件,回答是肯定的。

(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人类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同动物、他人、世界区别开来的一种根本性机制。如果说人的思维还达不到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与他人、社会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他还处在物我不分、人我不分状态中,那么人的协调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就不会成为一种内在需要。所以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如果说人的思维始终处于像一个婴儿阶段,它不能正确把自己在世界上定位,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当中就不会产生一种迫切的需要,迫切需要调节与他人利益矛盾、协调与他人关系。说到这里同学们或许会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老师说道德产生需要一个客观条件一个主观条件,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又是从哪来的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不管是主观条件还是客观条件归根结底都来自实践、来自生产活动、来自劳动。

(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统一于人的生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所以在道德起源问题上科学的观点是,一方面应该看到道德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即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产生也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即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但是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都统一于生产实践,统一于劳动。所以说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