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全社会合力遏制“青涩的邪恶”

时政热点:全社会合力遏制“青涩的邪恶”

2016-05-20 01:05:59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全社会合力遏制“青涩的邪恶”。

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裸照、故意伤害、持刀杀人近期,各类青少年恶性暴力犯罪行为频频见诸于媒体。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尽管未成年人犯罪率在下降,但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暴力化趋势却在抬头。

青少年是社会的镜子。未成年人犯罪的暴力化与低龄化,不仅是对社会生态的简单模仿,也是社会戾气沉降的表现。而祸患常积于忽微,触刑的行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从越来越常见的校园欺凌视频中不难看到,青涩的邪恶一旦潜滋暗长,就会逐渐酝酿更极端的暴力犯罪,也助长犯罪的低龄化。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1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2014年,在 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中,14周岁人群的比重已经达到20.11%;而在2001年,这一比例仅为12.3%。

问题少年的背后,总少不了问题家庭与问题教育。无论是学校的主动放弃或管束不当,还是家庭的过度宠爱或疏于管理,都容易让小打小闹演变成不可承受之重。另据统计,很大一部分未成年罪犯来自留守家庭。也就是说,养不教不仅仅是单个家庭的问题,也展现了整个时代的症结,需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更好地解决。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事后矫正、惩治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更不可或缺。从2014年最高法院的一份说明来看,从2002年以来,经过教育、矫治,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始终保持在2%左右,远低于全部罪犯的重新犯罪率。这意味着,规则教育的渗透、法制意识的灌输、行为规范的矫正,意义是显著的。而如果将法治教育前置于课堂与家庭,让法制的戒尺提早亮剑,对于扭转思想、约束行为,会更有裨益。今年年初,国务院公布公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父母之爱不缺位,对于减少犯罪太关键。也只有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爱的阳光下,才能减少恶之花的盛开。

呵护也是遏制。事实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感化总比惩罚更为重要。尽管有些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已经表现为熟练查阅法律、知悉不会入刑后再犯罪,这样的精明老练也让不少人感叹:保护未成年人不等于保护未成年人犯罪!的确,区别对待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是法治的应有之义,该入刑重惩的就应当入刑重惩,但就总体而言,在保护中矫正诸如设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处、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附条件不起诉有助于更好地教育、感化与挽救,也能更有效地减少再犯罪率。

应该说,遏制青少年犯罪的抓手在校园与家庭,但真正形成良性生态仍要全社会合力。去年,网信办下发通知,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涉及未成年人暴力、血腥、色情、恐怖等违法视频及图片。在保护之余,这也是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模仿的屏障。从今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可以预见,当法律与规则降低身段与更低年龄层的学生互动,法治中国的地基将打得更深更牢。而在不少地区,检察机关已经常年送法进校,开展普法教育。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加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治防火墙,形成全社会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遏制犯罪的法治力量。

全社会合力遏制青涩的邪恶,让青少年树立法治信仰。只有当知法守法深入青少年的内心并外化为行,未来的中国才会更阳光更强大。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注查字典公务员,了解更多国考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