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扶老人被讹”,受伤的是谁?

时政热点:“扶老人被讹”,受伤的是谁?

2015-09-25 10:09:16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扶老人被讹”,受伤的是谁?

安徽省淮南市公安局通报了淮南师范学院女生袁某扶老人事件调查的结果。经警方调查证实,袁某骑车经过桂老太太时,相互有接触,警方认定系一起交通事故,女生袁某承担主要责任,桂老太太承担次要责任。(9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安徽女生扶老人被讹反转事件,一波数折,此番尘埃落定。原来,讹人的不是老太,是一起交通事故。结果的公布终于还老人一个清白,因为在警方调查还未公布之前,老人及其家人已经被舆论推上了审判席,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大学生。点开当时新闻底下的热门评论,坏人都变老了以后坚决不扶的论述比比皆是。

扶老人被讹事件成为社会焦点,大约是在2008年后。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是发生在2008年的彭宇案。 回顾彭宇案,真正让人们争论不已,甚至对案件判决引发强烈质疑的,不是法官判彭宇撞人。而是法官那一句明显缺乏事实的论断你没撞人为什么要扶?

撞人、扶人、被讹,受伤者到底是谁?事实上,老人摔倒被扶起这样的事件每天都有发生,除了扶老人反被讹的情况外,还有另一种情况:老人被人扶起,身无大碍,微笑言谢,挥手再见。这很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出现最多的情况。但这种表述却在新闻里寥落无几,因为扶老人反被讹才更符合猎奇者的眼球,才能更吸引读者关注。

安徽女生袁某或许本意并没有刻意隐瞒事实,而真的是希望老人可以用医保卡报销。但显然,置换于女生扶老人被讹的语境,这种刻意的隐瞒,却会让围观者助长了老人变坏的想象,加剧猜疑,激化扶与不扶的伪讨论。

不难发现,污名化老人的种种炒作,其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扶不起,好人难做啊。随着扶不起新闻的传播,既塑造了年轻人好人难做慷慨悲壮的刻奇氛围,顺便抨击了当下社会风气的堕落、道德风尚的滑坡,并且为自己不想扶的道德怯懦找到了完美的遮羞布。其更恶劣的影响是,它污名化了老人,夸大了做好人的负面效应,撕裂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对诚信、友善、互助的社会道德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孝老助老,既是传统的道德要求,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时,不必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要相信,有法律与世道人心在,做好事终究不会吃亏,要不然受伤的终将是社会风气和公民人心。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