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微信扫墓”也是一种成人之美
查字典公务员网
今年清明来临之际,四川成都市长松寺公墓推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祭祀方式微信远程祭祀。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寄语,随后寄语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块大电子屏上滚动显示,以表哀思。(3月20日《成都商报》)
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手段,扫墓需要亲力而为;然而,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不少人难以回到家乡去给亲人扫墓。不论是代客扫墓,还是微信扫墓,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传统的扫墓有了更多的渠道。面对微信扫墓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情绪化地先入为主,而是要多一些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对情感厚度和精神家园的追寻与渴望,得到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诉求越来越强烈与迫切,清明节的意义和价值才进一步凸显。
作为一种民俗活动,扫墓祭祀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精神洗礼。在生者与死者共处的空间里,人们除了缅怀逝者,更应该追思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我们的价值排序中,家庭、亲情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在过去的日子里,你是否留下有价值、有亮点的记忆?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们应该怎样活得更加有意义?只有重新认识和发现自己,进行清醒的自我调适,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与自己的和解、与群体的交流和对社会的融入,在这个世界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更好地人生出彩,更好地价值实现。
在理想的图景里,清明祭扫理应亲自上阵。可是,对于那些在外地打拼的人们来说,返乡祭扫成为一种有心无力的尴尬现实。尽管不能到亲人的墓前亲自祭扫,微信扫墓也依然进行了情感表达。这样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未尝不能起到精神洗礼的作用。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让生命如夏花般灿烂,让死亡如秋叶般静美。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今天,在坚守清明节扫墓的传统习俗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观念重塑与更新,对微信祭扫等新生事物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如果强人所难甚至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难免会导致一些人不堪重负。
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的微信祭扫,说到底也是一种成人之美。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帮助他人的成人之美,赋予传统的民俗活动更多时代感,既切实地裨益了一些难以回乡祭扫的游子,也让传统节日更有亲和力、更具有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