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书记“苦等”出租车就能缓解“打的难”
查字典公务员网
11月2日下午6点05分,三亚市委书记张琦张琦乘动车到达三亚火车站。在火车站出租车候车长廊看到现场排长龙的旅客和两三辆的出租车呈现很大反差,许多旅客扶老携幼,手提行李,个个翘首以盼苦等出租车的焦虑眼神,张琦心里不是滋味。他立即要求相关部门紧急调度出租车运力解决旅客积压问题。(11月4日三亚日报)
严格来说,书记是陪旅客苦等出租车,因为下动车后张琦没有直接坐公务车回去,而是在火车站微服私访,于是看到了这一幕。在等到同车次的最后一位旅客搭上出租车离开后,张琦才打车离开火车站。此时距离他开始等候出租车已经过去了55分钟。
张琦在询问相关部门后得到的答复是,这个时间段恰好是出租车交接班时间,导致火车站出租车运力出现短暂不足。这或许是一种实情,但打的难尤其是下班时间打的难是三亚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常态,民众啧有怨言却无可奈何。
张琦把自己遇到打车难的情况发到相关工作群里后,引起了领导干部的热议。他希望通过这件事举一反三,坚持问题导向查找问题,把工作抓严抓实。并立即要求相关部门紧急调度出租车运力解决旅客积压问题。在为书记的微服私访和决定鼓掌之时,一些细节更令人玩味:假如书记忙于公务依然坐公务车回去,恐怕他也看不到此番景象,那么市民还要苦等多久?倘若不是书记发话,火车站出租车运力出现短暂不足是否成为长期的不足?出租车是大众运输工具,出租车管理部门掌握全市出租车的运能,了解运营情况,合理规划出租车数量、布局,多渠道满足旅客需求,应当是其份内之责,却为何非要等到一把手追问才引起重视?通过书记的体验才换来老百姓每日打的难的切身体会,而市民一千次的呼吁抵不过书记的一次等候,谁该脸红?
书记苦等出租车被视为新闻本身就值得反思。如果我们各级部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就会多些主动,少些漠然,多些关怀,少些不谙民情,弯下腰来走进百姓生活,才会对老百姓的喜怒哀愁感同身受,倘若官员升迁是以民众满意为标准,民生难题就不会相互推诿,久拖不决,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基层的不满、负面情绪就会得到舒缓乃至消弭。
书记苦等出租车能否缓解打的难? 我们不能仅仅靠提高出租车价格和限制出租车数量来进行管理,更不能靠上级领导的偶然私访和生气,才找到解决问题的契机。加强服务意识,改变工作作风,提升民众满意度,应该成为各级职能部门的座右铭。当书记苦等出租车不再是新闻,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纾解民困成为一种制度常态,群众路线才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