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详析九年,文章阅读

详析九年,文章阅读

2008-10-26 09:10:59
查字典公务员网

详析九年国考真题 对比分析备考方向

------文章阅读

文章阅读是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一个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文章阅读考查的形式是先给出一段问章,然后根据这段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几个问题。

以下是2002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A类)》部分真题。

一、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宽带是传送比特的能力。宽带每秒钟能够传送大量的比特。尽管很多人把宽带比喻成水管的直径,但是这样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获取比特与从花园或者消防水管中饮水并不一样。我们没有必要连续获取比特(像喝水一样),即使我们真的这样,这也未必意味着计算机必须连续接收比特。

数字世界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能力。从最小的方面讲,这种异步能力能够使我们有效地利用通信频道。比如,交替处理人们的谈话,能够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频道而对此毫无察觉。从较大的方面讲,我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延长、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在双方都方便的条件下变得更加异步。我们的后代会觉得祖先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乘车和看电视这种行为非常奇怪。

但是在这个新世界中,更多的带宽[ ],这甚至不是我们盼望的。当我们需要它时,未必是每小时吸收数以十亿计的比特,而是在零点几秒内需要100万比特,然后暂停一下。我们未来对比特的消费将是断断续续和不定的。

另外,未来因特网的主要使用者将不会是人而是机器。对这些机器来说,一点一滴地处理信息或者每秒钟处理10亿比特的信息只是一些选择,对人并没有直接的意义。

16、本文所说的宽带指的是:

A.每秒传送大量信息的能力B.信息网络容纳信息的能力

C.信息网络传送比特的能力D.计算机获取比特的能力

16.【答案】C。解析:根据文中第一句话宽带是传递比特的能力,可知C项正确。

17、第2段中变化指的是:

A.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发生的变化B.有效利用通信频道,实现资源共享

C.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D.从各方面给人们提供异步能力

17.【答案】D。解析:从本文第二段的变化是最小范围内以及最大范围内给人们提供了异步能力,因此D项正确。

18、倒数2段[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未必是好事B.不是好事

C.不可能是好事 D.可能是好事

18.【答案】A。解析:根据文中第三段中这甚至不是我们盼望的可知所填句子的意思应该是否定的,再根据后边的未必是可知A项正确。

19、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宽带使很多人共享一个通信频道,却无人了解事情真相

B.数字化为人们如何使用时间提供了新的方式

C.我们对比特的需要是不连续的和暂时的

D.机器采用何种方式处理信息,对人没有任何意义

19.【答案】B。解析:文中很多人共享一个频道而对此毫不察觉并不是A所说无人了解事实真相,所以排除A;对比特的消费是断断续续和不定的而不是暂时的,所以排除C;对人没有任何意义也不是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D错,排除D;根据能够以新的方式延长,压缩以及重新安排个人时间可知B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B。

20、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数字世界给社会行为变得更加异步创造了条件

B.更多的宽带,将使后代无法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

C.更多的宽带,不一定是我们未来持续的、随时的需要

D.未来因特网的使用者,将用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对话

20.【答案】B。解析:根据上下文知道ABC是符合文意的,根据数字世界带来的变化会使我们的后代觉得祖先们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乘车和看电视这种行为非常奇怪。可知B项不符合文意,所以选择B。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a],成为人们发泄的目标。两年前,这一幕也曾在南联盟上演过。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时候,愤怒的贝尔格莱德市民砸了五六家麦当劳餐厅的门窗玻璃,麦当劳不得不闭门歇业。7月中旬,意大利城市热那亚多家麦当劳快餐店也受到了抗议八国峰会人群的冲击。其实,麦当劳并无过错。它虽然是美国的牌子,但用的都是[b]的原料,还为成千上万人带来就业机会。但在反美人士看来,麦当劳代表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而反全球化者则把其作为跨国企业统治世界的代表。他们认为,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是经济全球化最鲜明的标志,它们就像一台威力巨大的压路机碾碎了无数传统美食,留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实际上,人们针对的绝不是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小国的渗透。

21、[a]恰当的措辞是:

A.如履薄冰 B.身当矢石

C.首当其冲 D.祸从天降

21.【答案】C。解析:如履薄冰从语意上不符合,身当矢石和祸从天降,语意太重也不符合;首当其冲符合文意

22、[b]恰当的措辞是:

A.本国B.美国C.原产国 D.所在国

22.【答案】D。解析:根据但用的都是可知此二句是意思相反的,所以排除B项,A、C有歧义,故选D最恰当。

23、对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B.反美人士认为应抵抗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C.反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小国的发展不利

D.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

23.【答案】A。解析:根据上下文知道BCD理解是正确的,而文中并没有提到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所以A项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24、文字中它们是指:

A.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跨国企业

C.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D.经济全球化

24.【答案】C。解析:根据它们就像的前一句话可知,它们指的是无处不在的汉堡包、可口可乐,故选C

25、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麦当劳快餐代表了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B.应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国对小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渗透

C.应全面看待跨国企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D.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霸权造成世界反美和反全球化运动的高涨

25.【答案】 B。解析:本文支持的观点是应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国对小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渗透。

三、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消除卫生发展的障碍》报告指出,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各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目前,在全球的死亡青年和儿童中,半数上是罹患①,诸如艾滋病、疟疾、肺结核、麻疹、腹泄②和肺炎等传染病。仅1998年一年,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就夺去了1100万人的生命。以艾滋病为例,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蔓沿③,逐渐[ ]成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一些国家的成年艾滋病患者已超过其总人口的1%。据不完全统计,截止④2000年底,全世界有22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3610万人正忍受艾滋病的折磨,艾滋病病毒已跨越国界,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利于某些疾病的传播。曾经a只限制b在世界c某些地区发作的登革热和疟疾现d正在向新的地区扩散。因为在过去15年中,北部许多地区变得更加潮湿和温暖,使蚊子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滋生,疟疾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26、①②③④没有错别字的一词是:

A.罹患B.腹泄C.蔓沿D.截止

26.【答案】 A。解析: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意思,B应为腹泻,C应为蔓延,D应为截至,所以选择A。

27、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演变B.演进C.演绎D.演化

27.【答案】 B。解析: 因为演进是演变进化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知B项正确,所以选择B。

28、文中a、b、c、d四个词中不可删的是:

A.曾经B.限制C.世界D.现

28.【答案】 C。解析:除世界外,其他词语在句中都可以找到对应词语。根据上下文删除ABD都是没有太大影响的,如果删除掉世界这个词,则句子中的限定范围就变得模糊了,故应选C。

29、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A.艾滋病的传播是无情的,其扩散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B.在无情的艾滋病世界中,是没有我们和他们之分的

C.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

D.各国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阻挡艾滋病的传播

29.【答案】B。解析:任何希望把艾滋病挡在国门之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是说任何一国想以自身的力量来抵挡艾滋病的侵入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依赖各国的合作来控制艾滋病的蔓延。A项是常识性错误,艾滋病的扩散趋势并非不可阻挡的;C项属于过度推论,文中以艾滋病为例来说明疾病传播的全球化,而并没有说艾滋病是目前最危险的敌人;D不符合文章意图,排除。只有B项反映了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0、本文支持的观点是:

A.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杀手

B.地球气候的变化使传染病的扩散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

C.疾病的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

D.病毒和细菌严重地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30.【答案】C。解析:A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文中末句指出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疾病的全球化将成为日益严重的现实问题。可知B项错误;文章首句有21世纪,富人与穷人的健康问题将空前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疾病的全球化意味着人们健康的相互依存。与C项含义相同,正是文章所反映的主旨。

四、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收入差距现像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a]二重性,即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而不合理不合法且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带来消极影响。现在,有人对收入差距问题产生了一些思想困惑,有的甚至提出了收入差距的产生和扩大是[b]了积极性,还是[c]了积极性,是改革成功的标志,还是改革失败的表现,是奔向共同富裕,还是走向两极分化等种种疑问。对此,我们必须加以科学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现象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强调市场竞争的必须产物。[d]是通过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而产生的收入差距,[e]具有合理合法性;只要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负效用小于刺激生产力发展的正效用,就是适度的。实践证明,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收入差距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31、对双刃剑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收入差距现象具有二重性 B.收入差距的出现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C.收入差距有合理的与不合理的 D.收入差距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31.【答案】 C。解析:根据上下文双刃剑是指收入差距现象,而非收入差距本身,所以C偷换了概念,故应选C。

32、[a]处应填人的词语是:

A.显然的B.明确的C.明显的D.强烈的

32.【答案】 C。解析: 根据上下文可知A、B、D项都与文章中的语境不符,只有C是符合的。故选C。

33、[b]、[c]处应填的词语是:

A.提高 降低B.调动 抑制

C.抬高 打击 D.调动 贬低

33.【答案】 B。解析:根据文中是还是这个搭配,可以判断所填入的两词是反义词,排除C、D项,再结合后边的积极性可知B项是符合文意的

34、[d]、[e]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

A.只要 就 B.只有 才

C.即使 也 D.因为 所以

34.【答案】 A。解析:根据本文倒数第二句话是由二个分句组成,第二个分句是只要就所以第一个分句与第二个分句是并列的,也应是只要就的形式,故选A。

35、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

B.作者批驳了收入差距有负面效用的错误观点

C.要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必然要出现收入差距

D.收入差距产生积极作用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

35.【答案】 B。解析:根据上下文知道ACD是符合文意的,从只要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负效用小于刺激生产力发展的正效用,就是适度的和合理、合法且适度的差距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可知B项所述不符合文意,故选B。

五、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 [a]。这些学问实际上是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b]。

从17世纪的牛顿力学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宏观世界。[c]到了20世纪初,发生了两件事。一是量子力学的出现。量子力学研究的是比分子更小的东西。量子力学中分子的大小为10的负8次方厘米[d]。在这种尺度下,牛顿力学[ ],要用量子力学。二是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如果范围扩大到比太阳系还要大。如银河系像个大盘子,直径为10万光年,对这样大的范围进行研究就要用广义相对论。所以天文学家说,宏观尺度以上还有一个层次叫宇观。这样,科学研究可分为三个层次,( ),研究对象分别是银河星系、山川物体和基本粒子。

随着自然科学发展,现在发现微观世界中,物体之间有多种作用力。物理学家为了把这些作用力统一起来,就必须考虑一种新的作用力的场,这种场是英国爱丁堡大学希格斯发现的,被定为希格斯场。这种场远比基本粒子小,它的大小为10-34厘米。所以,微观中又有了一个新的概念,这是微观的一个层次,称之为渺观。

36、一、二段中加序号的语句,没有语病的是:

A.[a]B.[b]C.[c]D.[d]

36.【答案】 B。解析:根据病句的类别,[a]属于主语与宾语搭配错误;[c]中从开始改成以为标志;[d]中分子改成粒子。故选B。

37、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无从下手 B.无能为力

C.难以胜任 D.力不从心

37.【答案】 B。解析:根据第二段中的一是量子力学的出现,10的负8次方厘米可知括号填入无能为力最恰当,所以选择B。

38、如银河系的如,意思是:

A.如果B.假如C.例如D.比如

38.【答案】 D。解析:因为C、D二项意思相近,有一定迷惑性,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比如更适合文章的语境,故选D。

39、文中( )处恰当的措辞是:

A.最大的是宇观,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其次是宏观

B.最大的是宇观,其次是宏观,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

C.最小的是最子力学研究的微观,其次是宏观,最大的是宇观

D.最小的是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最大的是宇观,其次是宏观

39.【答案】 B。解析:根据上下文可知研究对象分别是银河星系、山川物体和粒子,研究对象是从大到小排列的,故选B最恰当。

40、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牛顿在17世纪开创的力学,已不能解决从微观到宇观的研究问题,新的理论已应运而生

B.量子力学诞生,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微观的向度上达到了10-34方厘米的层次

C.希格斯场是基本粒子间相互作用力构成的场,它的体积很小,只包括基本粒子,不包括分子

D.微观世界包括分子,渺观指的就是希格斯场,它是微观世界中的一个层次,与宇宙无关

40.【答案】 B。解析:根据文中的在这种尺度下,牛顿力学无能为力可知其能解决除在这种尺度下的问题,所以排除A;根据段落末尾考虑一种新的作用力的场,这种场远比基本粒子小可知C项不正确,排除掉;再根据最后一句话,微观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这是微观的一个层次,称之为渺观可知D项错误,故应选B。

六、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补偿贸易是在技术作为商品、转为商品贸易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基本内容是:购进方向输出方购买成熟的技术或设备时,是以向输出方借来的钱,购买输出方的技术或设备,然后用购买的技术或设备生产产品,在商定的时间内,分期偿还输出方的本金或利息。也可以用双方协商的其它商品偿还,如向输出方购进开采煤矿的技术或设备,用此技术或设备投产后所生产的煤,偿还输出方的本金和利息。这种方式,对购进方来说,不需要支付现金,只用部分产品或其它商品偿还债务就可以了;同时,技术进口和产品出口都有一定的保证。对输出方来说,可签订较长期的贸易协议,保证某些商品的来源,同时又获得一定利息。另外输出方由于筹划银行贷款,组织补偿商品的销售等事宜,在输出的技术设备上一般要适当加价,又可多得一些利润。[ ],补偿贸易方式,对双方是互利的。我们在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在采用这种方式。

41、四个黑体或字,须改成及的是:

A.第一个B.第二个C.第三个D.第四个

41.【答案】 D。解析:根据文中也可以用双方协商的其他商品偿还,偿还输出方的本金和利息,可知其与前一句的句式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第四个或应改为及。故选D。

42、划线的这种方式指的是:

A.技术转为商品贸易的一种贸易方式

B.引进技术设备补偿贸易支付的方式

C.购进技术和设备生产的产品偿还债务的方式

D.用双方协商的其它商品偿还债务的方式

42.【答案】 B。解析: 根据上文这种方式指的是补偿贸易,联系下文中对购进方来说,不需要支付现金,故这种方式指的是引进技术设备补偿贸易支付的方式,故选B。

43、文末[ ]处恰当的措辞是:

A.不过B.而且C.因此D.其实

43.【答案】 C。解析:根据上下文可知,最后一句在意思上是对前一句的顺承,A、B、D项都有转折的意思,排除掉,故选C。

44、补偿贸易方式,对双方是互利的,这里的双方是指:

A.技术进口方和产品出口方B.购进方和输出方

C.生产者一方和销售者一方D.银行贷款方和企业借贷方

44.【答案】 B。解析:联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是围绕购进方和输出方展开的,所以这里的双方是指B,所以选B。

45、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补偿贸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B.补偿贸易是四化建设不可缺少的

C.补偿贸易的含义、基本内容及其好处

D.补偿贸易是时代的产物

45.【答案】 C。解析:根据全文内容知道A、B、D项所述片面的,排除掉,只有C项包含了全部含义,故选C。

以下是2003年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B类)》部分真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99102题

继19世纪的报刊和20世纪的广播、电视之后,1993年因特网开始向公众开放,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在我国,除传统媒体如《人民日报》等纷纷上网办电子版外,许多网站的新闻味越来越足,第四媒体正在崛起。专家们预言,10年到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理由是,广播问世38年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则用了13年,因特网只用了4年。

因特网作为一种媒体,优势十分明显:全球一网,信息无限,时效更快;文、图、动画、声音等合为一体;每个人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发表意见,每一个新闻机构甚至个人都可以随时向全世界发布新闻。对于21世纪的第四媒体,有的专家这样描述这是一张个性化的电子报纸,它是一个带超薄型大平面显示版的移动式网络计算机,不仅有图文声情,甚至扩展到三维空间,它以我为中心,按照受众的需要进行信息项目自主选择、组织。有的专家称之为我的报纸。

现在,第四媒体还只是一个小弟弟。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更多、更快的东西。多数公司只因为这是一个潮流才不得不坚持,一些小报已经停止了电子版。这说明因特网在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比例。有的专家认为,网络媒体应争取远距离受众,提供交互式服务,满足共性前提下的个性要求。有的专家则认为第四媒体首先要做的,是为争取到生存所需的关键数目的受众而努力。

99.对1998年5月提出的第四媒体的概念,解说最准确的是()。

A.多媒体 B.电子版媒体

C.我的报纸D.开放的网络

99.【答案】B。解析:题干指出在我国,除传统媒体如《人民日报》等纷纷上网办电子版外,许多网站的新闻味越来越足,第四媒体正在崛起。可见,第四媒体是指电子版的媒体;A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是专家对21世纪的第四媒体的形象化的表述。

100.对因特网的优势,本文所强调的主要是()。

A.更能满足个性要求 B.将在21世纪起主导

C.尽现了传统媒体最主要的优点 D.全面影响21世纪的人类生活

100.【答案】 A。解析:从第二段的内容讲述了因特网的优势,其中,大部分篇幅都在论述它的个性化,因此,可以看出,本文强调的主要是更能满足个性要求,所以答案是A。

101.即使在美国它也还不能提供比印刷版更多、更快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四媒体概念的提出,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B.在美国的各种传媒中,第四媒体的地位下降了.

C.因特网的使用者有限,传统媒体仍是信息传播主渠道

D.因特网实际没有信息无限和实效更快的优势

101.【答案】 C。解析:这是一个潮流不等于只是一时的潮流,因此排除A;文中并没有提到地位下降和没有信息无限和实效更快的优势,因此排除B、D;从第三段的说明因特网在现在的传播中并不占较大比例、首先要做的,是为争取到生存所需的关键数目的受众而努力,我们可以得出横线部分的意思是C。

102.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四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体

B.作者认为,在10-20年内,我的报纸将成为主导传媒

C.一些小报停止电子版的主要原因是,受众数目不足

D.第四媒体倘不能实现赢利,就很难真正取得成功

102.【答案】 B。解析:第一段很明确的说专家们预言,10年到20年内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而不是作者认为,因此选择B。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3106题

目前生态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是: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造成南北极冰雪融化,沿海大片土地将被淹没。有人则认为,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提高,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再者,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结果也绝不会那样严重。

学者们通过精密的实验对以上说法持有如下见解。他们说,按一般理论,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促进光合作用,植物因此增长加快并净化环境将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事实却是:在富集的环境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往往在开始时有所增长,但不久就缓慢下降。而且即使光合作用随着的增加而提高,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有的学者还担心,温室效应使得寒冷地区部分冻结着的泥碳解冻后暴露给分解菌,经细菌的作用而释放出的数量十分可观,这样看来,还真有点得不偿失呢!

如果学者们的论证是无懈可击的话,那么,把环境保护的希望寄托于绿色植物的自净作用的认识, 。

103.对文中划线的词语,解释准确的是()。

A.温室效应:指地球气温急剧上升

B.反馈调节: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以上说法:指对温室效应危害的异议

D.他们:指不同意生态学家意见的学者

103.【答案】C。解析:这一段提到温室效应将使地球气温急剧上升,由此可以知道,地球气温急剧上升,是温室效应产生的后果,而不能指代温室效应,所以排除A;从第一段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提高,再者,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可以看出,反馈调节不是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错误;他们和生态学家的观点是一样的,即温室效应危害性大,因此排除D。所以答案是C。

104.第二段末尾说的得不偿失,意思是()。

A.即使光合作用的效率增长了,植物生长也不一定加快

B.地温上升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赶不上它带来的危害

C.细菌作用释放出CO2,不能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D.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远不如细菌分解释放出的CO2多

104.【答案】 D。解析:得不偿失总结了第二段的观点。第二段主要就是驳斥CO2浓度增加导致气温上升使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相应提高,由于绿色植物反馈调节的影响,结果也绝不会那样严重的观点,因此选择D。

105.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本文不同意生态学家的预言,否定了温室效应有害的观点

B.增加是否促进光合作用,理论推断与事实未必完全一致

C.对绿色植物的反馈调节作用,学者们并不都持乐观的态度

D.本文引述了有关温室效应的不同意见,也表明了自己的倾向

105.【答案】 A。解析:通过全文的理解,可以知道,作者是比较倾向于温室效应有害的观点的,所以答案是A。

106.在第三段结尾处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文字是()。

A.当然是比较合理并可以实现的 B.显然是过于简单而不够客观的

C.就过于一厢情愿,太没有水平了D.虽然有理论依据却令人难以接受

106.【答案】 B。解析:最后这句话是要体现作者的倾向性,A显然不符合;C过于苛刻;D不够明了,因此,答案是B。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7110题

树是一部活档案,树干的年轮就是历史的记录。1901年,美国人道格拉斯发现居住地附近新近砍伐留下的树桩上,都有相同的图案纹理。譬如说,这些树木年轮的外面三圈都较宽,这表明近3年居住地附近环境与气候条件较好,树木生长较快。相反的结论也可以由此得出。这个发现促使道格拉斯致力于树木年轮的深入研究。他用同一地区同时期年轮模式相同的假设,以接龙方式推算老树的初生年份。比如一棵被砍伐的百年古树,其砍伐年代不详,但是它的年轮中却有一圈与当地一棵1864年砍下的大树的年轮最外圈相吻合。由于最外圈是被砍伐当年的年轮,因此这相吻合的一圈为1864年的年轮,由此向内按每进一圈是一年推算,就可以算出这棵树大约是哪一年栽种的。

一些科学家还根据年轮推算出发生过酸雨的年份。哥伦比亚大学的雅格比解释说,随着树木越长越老,年轮也变得越来越窄,而酸雨对树木恰恰起着相反的作用。年轮还可以记录下火山爆发与地震。火山爆发时,大量灰尘与气体进入同温层,遮住了阳光,这会使温度降到冰点以下,给树木留下一道叫作霜轮的特殊标记。地震也可以给树木造成损害,使树在以后的一些年中形成较窄的年轮。由此看来,倘若说树木年轮泄露天机,似乎并不为过。

107.对文中划线的部分的说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反的结论:年轮较窄,就证明那年该地区环境气候条件不好

B.初生年份:指树的栽种年份

C.这相吻合的一圈:指1864年砍下的大树年轮的最外圈

D.霜轮:指冰点以下树木生长时留下的年轮标记

107.【答案】 C。解析:这相吻合的一圈为1864年的年轮,完整的理解是被砍伐的百年古树与一棵1864年砍下的大树的年轮最外圈相吻合的一圈为1864年的年轮,由此可以推出这相吻合的一圈是百年古树上的一圈。所以答案是C。

108.道格拉斯提出同一地区同时期年轮模式相同的假设,主要事实依据是()。

A.新近被砍伐的树木,都在他的居住地附近

B.居住地附近新砍伐留下的树桩上,都有相同的图案纹理

C.树干上年轮的宽窄,能体现环境与气候条件的不同

D.树干的年轮是树木的活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108.【答案】 B。解析:从第一段中道格拉斯发现居住地附近新近砍伐留下的树桩上,都有相同的图案纹理,可以看出,其主要的事实依据就是B。

109.第二段所说的相反的作用,指的是()。

A.树木年轮图案纹理的改变 B.酸雨会刺激树木的生长

C.根据酸雨发生年份判断树龄D.酸雨会加速树木的老化

109.【答案】 A。解析:树木越长越老,年轮也变得越来越窄,而酸雨对树木恰恰起着相反的作用,可以看出相反的作用是指树木年轮纹理的改变,因此选择A。

110.以下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比较同一地区树木的年轮模式,可推知某一棵树的初生年份

B.酸雨、火山爆发与地震等灾害都会影响树木生长

C.树木年轮可以记录下历史上发生某些自然现象的时间、地点

D.树木年轮泄露天机,指人类可据此预知将要发生的自然现象

110.【答案】 D。解析:从文中可以知道年轮只能反映过去的时光,因此D不符合文意。

2002年和2003年国考考试中都出现了文章阅读,2002年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包括科技、政治、文化、经济,2003年考察了经济、文化、科技三方面,两年的考题考察内容比较全面,题型也比较典型。

公务员考试中文章阅读的考察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符合大纲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原则。该题占全卷分值很大,考生能否在考试中得高分,该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阅读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要求是: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的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5.既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考生应有的常识去理解。测试阅读理解能力时,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话题:话题或论题指一篇文章或一段短文所涉及的中心内容。话题通常反映在文章的题目或一段短文的小标题上,往往可用几个词加以概括。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选择一个适合于文章的标题,测试考生领会文章大意的能力。 2.题旨:题旨又称中心思想或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有的作者喜欢先做结论,常常把开头的一句话作为主题句。也有些作者喜欢后做结论, 那么主题句则放在结尾。还有不少文章的中心思想贯穿在全文中,要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则须具备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细节:细节或支撑细节, 是在段落中发挥主题句的一系列句子,是归纳、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细读文章后获取某些固定的信息,寻找细节。

4.寓意:寓意指作者的暗含的意义。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有的作者不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图,而是暗含在文章之中。这类问题要求考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命题上常用暗示、必须、符合文意、不符合文意等词语去发问。5.结论:有些文章往往提出或涉及某些问题,而不明确的表示出来,要求读者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得出结论。命题人常常要求考生从已知推出未知,沟通表面的和内涵的,已述的和未述的含义。 6.词义:理解词义是阅读理解的最基本的要求。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灵活多变的词义,才算是真正的阅读理解。这类题,命题人要求考生对没有学过的词,从上下文及文章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 甚至通过对文章的通篇理解去猜测。猜译是一个合格读者所具备的能力。一般试题中都有围绕某些关键词义而设计的猜测题目。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必须掌握一下几点答题技巧。

第一、带着问题阅读片段。

在做文章阅读时,我们不要急于阅读文章,先看一下文章后面所提出的问题与选项,然后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样可以使我们阅读文章时有一定的目的性,不会盲目的去花费时间阅读材料,从而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节约我们的答题时间。

第二、把握文中的关键性的词。

在做文章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句子之间所使用的连词,例如:然而、但是、可是、所以、因此,这些词对于抓住文章的主旨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往往能帮助我们解题。

第三、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有何启示、推(测)出什么、透露出什么等表述。

提到有何启示、推(测)出什么、透露出什么,也就是片段中所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即片段的言外之意。所以在A、B、C、D四个选项中如果出现片段中直接告诉我们的内容,一般可以排除掉。在推测言外之意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客观的推断,不要加入主观的猜想。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