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专业课 >宏观经济学复习方法:与微观经济学作比较

宏观经济学复习方法:与微观经济学作比较

2016-04-05 05:04:29
查字典公务员网

(本文作者为查字典公务员考研辅导名师黄明)

宏观是描述总体经济的,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把握住这个主题规律,如果说微观的主题是讨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话,可以称为价格理论的话,那么宏观的主题就是讨论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可以称为收入理论。

在考研备考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值得肯定的是,要用一个踏实认真的态度去学习。虽然有时网校讲得有些快,有些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考生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及时看书,每看一句话都要充分理解它的含义,都要弄明白,并一定要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还要和微观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学到失业与通货膨胀时想到的微观经济学学到的工资理论,学到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一: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又联想到微观经济学学到的生产的三个阶段等,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而不是单纯地向老师索要答案,这一点比学习微观经济学做得要好。但是,很多对宏观经济学学的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考生并没有充分了解这门学科的特征,这直接导致考生没有用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这门学科。例如,绪论提到的宏观经济学是广泛研究各经济总量间关系的科学。这句话很多考生背的非常熟练,但并没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其实这句话不仅概括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进一步也告诉我们应当用什么思维方式去学习,也就是书中进一步展开的所注重的不是单个经济单位及单一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而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经济活动的总体或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动。再比如下面那两条规律

第一条: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条: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当就业量足够多的时候,产出随着就业量进一步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在微观中就是这种劳动总产量下降的趋势,但现在知道了这是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单个企业厂商生产活动时考虑的情况,在宏观角度,由于研究的是经济总量,对一个国家来说,总产出不会出现随就业量(投入)的增加而减少,因为一个国家有成千上万企业,不会每个企业都会出现劳动总产量下降的情况,总体也不会出现的。而且要注意到同样的概念和经济原则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分别使用,但不能简单地进行加总和综合,比如:

通货膨胀成因中提到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拉动通货膨胀,后者又分为两种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提到工会,利润提到垄断和寡头都是适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而前者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则不能很简单的就拨到完全竞争市场上,因为即使是寡头和垄断企业也不能定价太随意,也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其次,在宏观经济学要研究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决定问题。一般价格水平,是价格弹性比较低的一般消费品而不是弹性很高的奢侈品,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提到的当货币工资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工资下降,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将会增加并且大于劳动供给,从而扩大产出。

以上就是例举的一部分列子,我们考生要在一开始就能把握学科的特点,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研究问题,领悟理解问题快一些,虽然这对考生来说可能很艰难,但考生如果一直这么坚持下去并在努力做到这一点,这对考生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是非常有效的。

大家都知道专业课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如果想总分获得高分,专业课就必须考高分。为了帮助同学们备考,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