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医学基础知识 >【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血栓常见考点总结

【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血栓常见考点总结

2015-11-20 02:11:14
查字典公务员网

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血栓作为常见病自然成为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的常考内容,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整理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帮助考生总结和记忆血栓常见考点。

【卫生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血栓常见考点总结1

1.血栓形成的条件:

(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心血管内皮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

(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亦有利于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指的是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的高凝状态。

2.血栓的类型和形态

(1)白色血栓

为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主要由血小板及少量纤维蛋白构成,故又称血小板血栓或西出行血栓。

(2)混合血栓

混合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构成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3)红色血栓

为阻塞性血栓,形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观包含红细胞和白细胞。

(4)透明血栓

1)发生于微循环的小血管内;2)只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又称微血栓;3)由纤维蛋白构成,又称纤维素性血栓;4)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3.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和再通。

(3)钙化。

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可能导致血管阻塞;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风湿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使瓣膜增厚变硬、瓣叶之间粘连,造成瓣膜口狭窄等。

5.广泛出血:弥散血管内凝血时,微循环内广泛性纤维素性血栓形成,在纤维蛋白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加上纤维素后使血浆素原激活,血液出现不凝固性,可引起患者全身广泛性出血和休克。

例题

1.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纤维蛋白 D.单核细胞

1.【答案】A。解析:白色血栓发生于血流较速的部位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速的时期。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