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上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注定“商业片横行、艺术片蹒跚”?

时政热点:注定“商业片横行、艺术片蹒跚”?

2016-01-21 05:01:00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注定商业片横行、艺术片蹒跚?

周末看了场电影,好难看!那你为什么要看呢?因为大家都去看啊。连续两个周一,都有朋友跟我这样抱怨。

元旦之后,国内电影市场正式进入贺岁档期。仅在1月份前三个星期,就有近二十部电影上映。对于2015年总票房高达440亿元的中国电影来说,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依然数量有限,高质量艺术片被无视。

作为影迷,去年两次购票经历让我记忆深刻。一是《捉妖记》热映,选座时发现,尽管排片密集,但所有场次都只剩排角落位置。另一次是《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上映时,本以为冷门的片子买票很容易,结果每日两场,都在上班时间,硬是让我无从下手。

同样是一票难求,前者最终以24亿元成为国内年度票房冠军,后者却仅75万元。

这种对比并不是个案。去年华语电影票房前三名,都是不同程度带有奇幻或戏剧元素的标准商业片。反观艺术电影,即使有戛纳大奖和名导侯孝贤、影星舒淇、张震的护持,《刺客聂隐娘》也只拿到6000万元票房。

我们需要娱乐电影,所以当《碟中谍》熟悉的主题曲响起时,我会和身边的陌生人一起在黑暗中兴奋地左摇右晃。我们也需要文艺电影,但当《山河故人》努力讲述人与故乡的故事时,上座率本就不高的影厅里,手机屏幕就开始忽明忽暗

观众的选择很快在市场得到反馈:大量资金、人力涌入商业片生产,影院大幅增加商业片排片。流水产出的电影又反过来包围了观众:好不容易周末有时间看电影,抬眼望去,不是青春片,就是搞笑片,或者更热门的IP电影,总得选一部吧?

为商业片让路的,当然是文艺片。拍片前找不到资金,上映后得不到排片,难怪王小帅指责《闯入者》上映天不到2%的排片率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也难怪《心迷宫》收回成本后制片人高兴得四处通报。

商业片横行,艺术片蹒跚,这无论如何让我心有不甘。

幸好,在眼光挑剔的我看来,无论商业片还是艺术片,今年都有可圈可点之作;幸好,为烂片买单多次的朋友痛定思痛不再跟风。

观众、市场、影院,总会成熟。到时,别再让商业的归商业,艺术的归艺术,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时间处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