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

导航
  • 返回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遴选考试
  • 政法干警
  • 大学生村官
  • 军转干
  • 教师考试
  • 招警
  • 选调生
  • 三支一扶
  • 农村信用社
  • 银行考试
  • 医学考试
  • 会计考试
  • 在职硕士
  • 医疗卫生招聘
  • 社区工作者
  • 考研
  • 公益性岗位
  • 国企招聘
  • 乡镇公务员
var WHITELIST_CUSTOM = [{ name: 'document', /** document 允许使用以下属性或方法*/ properties: ['getElementsByClassName'] }] MIP.watch('i', function (newVal) { var ele2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ksfllb'); var eles = MIP.sandbox.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zg_lxli'); for(var i=0;i< ele2.length;i++){ if(newVal==i){ ele2[i].style.display = "block"; }else{ ele2[i].style.display = "none"; } } for(var i=0;i< eles.length;i++){ if(newVal==i){ eles[i].classList.add("zg_act1"); }else{ eles[i].classList.remove("zg_act1"); } } })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上海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双11的忽悠,是否到双12还接着忽悠?

时政热点:双11的忽悠,是否到双12还接着忽悠?

2015-12-10 10:12:28
查字典公务员网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双11的忽悠,是否到双12还接着忽悠?

马上就是双12价格大战又进入冲刺阶段。但有多少是真正让利消费者,有多少是先涨后降大忽悠?中消协12月8日发布了对94款双11网购商品价格跟踪报告,比较了它们在双11当天、11月18日和12月5日三个时间节点的售价,发现有32款商品仍能以不高于双11价格购买。也就是说,消费者忍受通宵熬夜抢货,拿到手的商品很可能一分钱便宜也没占到。(12月9日《新华网》)

明降暗升,促销雾霾,这就是电商惯用的伎俩。要说他们有多么的高明,也是高估了他们的智商。赵本山风靡一时的时候,他总是能在每一次春节晚会上将范伟忽悠的晕头转向,而且一忽悠就是好多年,范伟则是一次次都被忽悠瘸了。虽然范伟也高呼吃一窥长一智,不过依然还是一次次瘸着腿走下春晚舞台。这毕竟是小品,是故意为之的被忽悠。

电商的这种坑蒙拐骗的行为,就犹如会忽悠的赵本山,问题是我们的监管部门真的只能当范伟。被忽悠瘸了的,表面上是消费者,其实更是监管部门。

我们可以去寻找一下监管部门的监管痕迹。笔者搜索了一下,发现自从有了双11、双12这种促销模式之后,每一次活动的开始,监管部门都出台各种预防措施,不是让电商宣誓,就是让电商承诺。而每一次活动一结束,也总是例行一次通报:消费者你们又被电商忽悠了。当事前的宣誓成为骂誓玩儿的时候,当事后的通报成为例行公事的时候,也就年年岁岁忽悠相似了,只不过是岁岁年年被忽悠的人不同而已。

公平的说,其实监管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也都是可行的,因为不仅有预防措施,还有处罚办法。但是,这种预防措施的完善,这种惩罚办法的提高,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那就是对于不服监管,不讲诚信,坑蒙拐骗的电商,我们必须依法处理。遗憾的是,我们每一次看到的都只是有关部门的调查通报和消费提醒。

就拿中消协这次通报的情况来说,这32款商品的性质就是在欺骗消费者。促销活动中的价格,和活动之后的价格其实没有什么变化,却打着降价了、甩卖了、亏本了的幌子欺骗消费者。那么作为中消协,既然知道了这种情况,既然知道了是什么商品,既然还知道了是哪些电商,为何不追踪处理?电商价格的掺掺水,源于监管部门只是肤浅的去趟趟水,甚至是到河边走一圈,连水都不愿意下。当违法收入超越被罚成本的时候,谁不想掺掺水?

电商成了赵本山,监管为何只能是范伟?为何每一次都被忽悠瘸了?答案是:有法不依。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