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务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内蒙古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面试热点 >面试热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面试热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2016-11-25 02:11:45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点背景】

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主要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偷配钥匙并记住密码,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过滤污染空气,影响监测结果,由于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警方立案调查后,目前涉案人员已羁押在看守所。

【媒体解读】

在去年4月全国环境监测现场工作会上,时任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表示,在一些地方,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对监测系统也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吴晓青说的一些地方,具体是哪些地方,又有哪些官员参与造假,公众不得而知。对这类造假,内部处理、只见批评不见点名,似乎是之前的惯例。西安的监测造假事件打破了此惯例,这无疑是个积极信号。去年1月1日新《环保法》规定,监测机构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对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要予以惩处,追究法律责任。此后,环保部还专门出台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具体到西安的造假事件,尽管多名官员被警方带走调查,但这些官员均属于环保部门。整起造假事件是否只是环保部门官员自导自演,有无更高级别官员涉案?值得深究。

【查字典公务员评析】

某些造假官员觉得只要数据好看,就算政绩卓著,不管百姓面对官方失真数据与实际十面霾伏时有多受伤。某些干部因为数据造假保住了乌纱帽,却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治霾不力加上造假欺诈,对这种干部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对于西安这起监测数据造假,有关方面在惩处上动真格的,体现了法律的刚性,为公众出了一口闷气,给其他怀有造假念头者敲响警钟。考虑到治污治霾的艰巨性,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是一场需要各方面努力与配合的攻坚战。环保数据造假,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治霾工作的压力传导出现异化,一些管理者完不成治霾任务、剑走偏锋。这究竟是因为治霾指标定高了,还是由于减排控污心太软?一些地方的环保官员曾表示,环保要看主政领导的眼色,各地配合治污常沦为相互扯皮,环保远未获得一票否决权。有鉴于此,环保数据造假,只是某些环保官员的责任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