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临床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解析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解析

2016-06-24 11:06:30
查字典公务员网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解析1全国卫生人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医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

脑血管病是常见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卒中的43~65%,病死率约15~25%,致残率及复发率均很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改如何治疗?目前常见的几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有哪些?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为您整理了四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希望对您备考临床医学考试有所帮助!

一、扩管扩溶治疗

常用的扩张脑血管药物有罂粟碱、碳酸氢钠、脑益嗪、尼莫地平、环扁桃酯等,可促进侧支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常用的扩溶剂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白蛋白,水解蛋白及冻干血浆等。

脑缺血症状较轻,无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CT扫描证实病灶较小,无梗塞后出血,起病后即可应用;中重度脑梗塞,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表现者,CT显示脑梗塞面积大,占位效应明显者,必须先行脱水治疗,待病情稳定,症状好转方可应用,一般可掌握在发病2~3周。

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等生理特点,在生理上有助于止血和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在病理上可促进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常用药物有潘生丁和肠溶阿斯匹林。肠溶阿斯匹林和潘生丁,在体内能抑制血小板的很多功能,包括ADP等释放反应,故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常用剂量:肠溶阿斯匹林50~100毫克,每日1次;潘生丁25~50毫克,1日3次。对二者联用,是否能增加协同作用,尚有争议。

三、抗凝治疗

藻酸双酯钠(PSS)是一种新的类肝素药物,能使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并能使全血粘度、血浆粘度降低,血脂降低,延长血小板的聚集时间,抑制血小板粘附及改善微循环,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常用剂量50~100毫克,1日3次口服,或4~8毫克/公斤/日,加入5%~10%葡萄糖50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分钟30~40滴,每日1次。

四、溶血栓治疗

链激酶和尿激酶可作为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药物,以达到溶解纤维蛋白的目的。

尿激酶每日5000~20000静脉滴注或颈动脉直接注射,但疗效不肯定。

精制蝮蛇抗栓酶具有抗凝、溶栓、抗纤、降低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应用广泛,剂量075~10加生理盐水250毫升内静滴,1日1次。但用前需作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

查字典公务员教育医疗考试研究院

更多临床医学复习资料,请关注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临床医学复习资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