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招聘

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解读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解读

2016-10-18 02:10:37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影像解读1全国卫生人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医学专业知识每日一练

中枢神经细胞瘤是神经系统少见但很重要的疾病。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帮助考生整理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之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影像解读。由于它们与脑室系统的关系密切,使它很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中枢神经细胞瘤完全切除后预后良好的特点,鼓励术者追求更积极的手术方法。因此,掌握中枢神经细胞瘤在现代影像学技术上的特点,能够帮助外科医师提高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上表现多样。肿瘤实体部分与脑组织密度相等,低密度的囊性病变并不常见,常可见到高密度的钙化。CT可以偶然发现小于1cm的肿瘤,但最常见的还是有临床表现的巨大脑室内病变。脑室形态异常也可看到,伴有脑积水的双侧脑室扩大,或病变发生在第三脑室并引起脑室周脑脊液外渗。肿瘤出血一般很少发生,但出血通常是引起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出现症状的原因,CT上可以看到含铁血黄素的沉积。

增强CT一般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没有很大的帮助,肿瘤可以表现为明显强化,不均匀强化或不强化。

MRI仍是术前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优先选择的检查方法。在MRI图像上,肿瘤在不同的序列上均可表现为信号不均一,这可能与肿瘤有囊性、实型、富血管性、钙化及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患者在就诊时,肿瘤在MRI上的大小接近4~5cm。在T1加权像上可以看到等信号的实体肿瘤,低信号的的钙化区及血管的流空。T2加权像上可以看到肥皂泡样的高信号囊肿病变,等信号的实体部分。

研究发现,这种MRI表现可以见于Monro孔区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和非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因此认为这种MRI表现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并不是很高。认为脑室壁扇形样表现和囊肿骨刺样表现,是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特异性和敏感度较高的表现,但这仍需要大量的证据来证实。

注射增强剂后,可见到不均匀强化。在一项单中心临床研究中,发现注射增强剂后,36/78(45%)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出现了强化。在另一研究中,85%的患者在MRI上表现为囊性改变,69%的患者有钙化,62%的患者可以见到血管流空效应。冠状位上可以看到透明隔被压迫变形。在FLAIR和T2像上一般不能看到瘤周水肿。

很多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细胞瘤在弥散加权像上弥散受限,弥散受限的程度比高级别、低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和其他胶质细胞瘤明显。

为了评估肿瘤组织中的血流量,进行了动态增强的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相对血容量为中度程度的变化,使它很难与其他富血管的肿瘤(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肾转移瘤)及相对富血管的疾病(室管膜下瘤)相鉴别。CT灌注成像可以对血流量等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这些技术已被认为是,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标准方法,同时也得到了很多研究学者的强力支持。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S特点是在3.5ppm处有一峰值,即甘氨酸,在体内外样本上均可以检测到。甘氨酸是未成熟神经元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因此它出现在以未成熟神经细胞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细胞瘤中,并不为奇。另外,甘氨酸似乎同时出现在突触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细胞中。然而,有部分人认为峰值的出现与肌醇有关,而不是甘氨酸。在TE序列上可以区分肌醇和甘氨酸,甘氨酸表现为长TE,在260-270ms之间持续出现,没有衰减和分裂。

由Shah等设计的一项试验中,观察了11例在术前行MRI和MRS,术后诊断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患者。术前4/11患者的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存在差异,术前并不能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对10/11名患者的MRS进行回顾分析发现,甘氨酸峰值可以用来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

尽管MRS是一种有用的辅助工具,但它也有一点的缺陷。在不同的研究之间,并不能建立起良好的阴性预测值(非中枢神经细胞瘤甘氨酸峰值缺失)和阳性预测值。一项研究发现,确诊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患者中,68.4%(35/52)出现了甘氨酸峰值。然而,在另外的2项研究中,发现8例确诊为室管膜瘤的患者,也出现了相同的甘氨酸峰值。尽管室管膜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在发病部位,年龄分布,影像学表现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这两种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一项研究中发现,63%的低级别胶质瘤出现了甘氨酸峰值。这项结果表明,低级别胶质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MRS的甘氨酸峰值并不能作为临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依据。

其他的MRS研究也发现,中枢神经细胞瘤中NAA峰下降,胆碱峰升高。NAA在神经组织中最常见,神经病理学家认为,NAA峰下降是因为存在未成熟神经组织的原因。胆碱与细胞膜的合成相关,可以在很多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中出现。

有两项研究也发现,中枢神经细胞瘤在135ms时,在1.5ppm处出现倒置的丙氨酸双峰。但是,这种典型的倒置丙氨酸双峰也可见于脑膜瘤,因此在推广这项研究的结果时需要慎重。现在出现了另外一可以种检测与IDH突变有关的D-2-羟基戊产物的技术,这种物质最常见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而不表现在中枢神经细胞瘤中。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血管造影并无特异性,与脑室系统的占位效应相关。中枢神经细胞瘤由双侧前和后循环的供血,很多的肿瘤都可以看到显影。尽管其在CTA或MRA特征性的报道并不常见,但是这种技术有助于识别肿瘤周围的的血管,便于术前准备。

脑室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范围很广。青少年脑室占位中,需要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相鉴别的疾病主要是室管膜下巨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转移瘤,脑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及其他很少见的疾病。大多数的学者一致认为,现有的MRI和CT技术,对明确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还是有困难的。

更多医学影像学复习资料,请关注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医学影像学备考资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最新资讯

 热门

 相关资讯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